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师德论文 >> 正文

关于批判反思型教师的思考


用过的好的方法和活动,不把原理看作是静止和永恒不变的,这促使他产生了创造的激情,推动着教师尝试运用更合适的教育理念来反思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教育弊端,在批判中开拓教育的新思路,创造教育的新经验,形成教育的新模式,在教育中前进,在创造中发展。

二、成为批判反思型教师的必备条件

1.渴望持续发展的动机是批判反思的动力从事物发展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辩证关系看,内因始终是重要而根本的原因。因此,教师要主动地审视与批判原有的理念和行为,一方面需要外在的支持与帮助,另一方面更需要教师自身渴望进步与持续发展的愿望。这种愿望就是动机,是教师行为的内在动力。有了渴望发展的动机,在认识层面上,教师才能充分意识到批判反思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自身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提升的重要价值;在实践层面上,教师才能运用批判反思策略持续进行反思实践。有了渴望发展的动机,教师也才能自觉养成批判反思的习惯,使批判反思成为教师自身的生活和存在方式。

2.谦虚与客观的态度是批判反思的前提

批判反思意味着承认自己知识和观点的局限性,要求教师必须谦虚。谦虚是指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知识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且行为举止也与这种态度相符。承认自己的不足是寻找真理的第一步,谦虚使教师懂得学习是一个不确定的、不容易的探寻过程,使教师把自己当作是一个不断被塑造的人。“虚心”的心是开放的,充满着问题,渴望着学习。因而谦虚要避免保守和自我封闭,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反复斟酌有价值的观点,使这些观点能经受住怀疑争辩以及反驳等一系列的过程。

批判反思会使教师先前未受挑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以及原来大家认可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义受到质疑,会对原先感到舒适的生活和思想方式构成威胁,这可能会导致教师对存在问题的否定和歪曲。因此批判反思需要客观、没有成见,要避免陷入自己的意图框架和视野之中不能自拔。“没有谦虚的态度,就不愿意寻找自己的不足;没有客观的态度,也就找不出自己的不足”[2](P69)。

3.质疑的精神是批判反思的基石

批判反思要求教师要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判过去,包括既要总结好的一面,又要找出自己不足的一面。要做到能找出问题,教师就应培养一种健康而富有创造性的怀疑精神,发展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意识,对自我形象、所继承的教条以及各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提出质疑。“提问是人人都具有的先天倾向,我们应该学会熟练运用这种先天能力”[3](P368)。只有当教师对自己潜在的固有观念有所意识并能提出质疑时,才有可能理解课堂教学的多种可能性,尝试新的方法。

要质疑,就不能迷信权威。教育领域有权威,但没有绝对权威。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自己工作中的权威,关键在于注意倾听自己的声音。“对教师来说,发现、赞赏和表达一种真实的声音是真正的转变过程”[1](P57)。这时,教师能从对问题的世俗看法的禁锢中摆脱出来,面对从前听到的作为客观真理的东西,不再作为消极主体而沉默。倾听自己的声音让教师真正了解自己,这种了解源于自身而不是外界的压力,最终教师能成为自己世界的批评家和创造者。

4.自我监控能力是批判反思的保证

“鼓励批判反思的任何主动(initiative)都需要密切的监督,以防它万一可能出现弊大于利的情形”[1](P323)。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批判反思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对自己的反思过程的有效监控,又是批判反思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批判反思冲击着思想界限,使根深蒂固的行为信仰面临瓦解。要适应变化和新的要求,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主动地按照需要来改变自身结构,调整教学行为。而教学是教师活动的核心,批判反思的目的也是要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所以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监控能力。“所谓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2](P17)。在批判反思中如果缺乏自我监控能力,其功能就不可能正常发挥,或处在一种低效状态中。因为仅有认识上的审视和评判,而无对行为的调节、校正

关于批判反思型教师的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750.html

  • 上一篇范文: 人性.人格.人文
  • 下一篇范文: 教师的魅力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师德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