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
教育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哪有条件投资教育领域的高科技呢?其实普及与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提高,就不可能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普及。小平同志历来强调面向现代化必须参与世界舞台发展高科技的竞争,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纪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发展高科技我们还是要花点钱,该花的就要花。前几年,有的外国科学家问我,你们在不富裕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搞加速器?我说,我们是从长远考虑。现在看来搞对了,决心下对了,起码争取了几年时间。在高科技方面,我们要开步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而且要花更多的钱,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搞。”小平同志的话对我们认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教育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教育如何步入信息时代?
对教育未来的预测与展望同对教育现实的剖析,显然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而探讨由现实走向未来之路,则属于教育的战略或对策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物质条件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不同,因此中国步入信息社会的道路,尤其是教育走向信息时代的道路显然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绝不能强调这种差异而甘居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教训对于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而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落后则会被开除“球籍”!因此,我们更应研究异中之同,扬长避短,迎头赶上去!
下面,我们仅从我国教育如何迎接高科技的挑战这一侧面,作一些对策思考。
1、首先要在高科技与教育改革的结合部上,加强对世界前沿的跟踪研究
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的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配备现代化的研究设备与条件,研究人员不仅要有技术专家,而且要有心理专家、教育战略专家和各领域的学科教育专家,并形成一个开放、流动的研究群体。建议在北大、北师大等博士点比较全的综合性大学设立研究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国家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并向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大、中、小学教师开放。
2、尽快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
与国家实验室结合起来,组建教育软件的搜集、研究、开发、评审和管理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改变目前我国教育软件开发与软件市场的混乱状态和低水平重复性开发造成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巨大浪费,缩小我国教育软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3、尽快在广大教师和教育干部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尤其要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
当前在全国流行的计算机培训模式不仅已经陈旧,而且不适合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需要。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一套既先进又切实可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并建立一种能够自我更新的竞争机制。在师范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不能先学计算机操作和程序语言,应使他们了解与掌握与本学科教育相关的工具平台和优秀教育软件,并使每个师范生都能了解和研究信息时代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使他们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促进派。
4、有计划、有选择地逐步在全国建立一批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
不仅要注重学校的硬件环境,而且要在软件建设和干部、师资培训,尤其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上展开竞争与合作,还要注重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将会给教育带来哪些负面的、消积的影响,提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并逐渐实现实验学校之间尤其是实验学校与相关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网,加强我国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整体实力,这样才有可能紧紧捕捉住各种机遇,在跨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的水平、实力和地位!
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与丰富的人力资源相结合,定能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第三个千年纪元史册中,谱写创造性人才涌流的新篇章 《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819.html
八、教育如何步入信息时代?
对教育未来的预测与展望同对教育现实的剖析,显然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而探讨由现实走向未来之路,则属于教育的战略或对策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物质条件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不同,因此中国步入信息社会的道路,尤其是教育走向信息时代的道路显然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绝不能强调这种差异而甘居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教训对于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而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落后则会被开除“球籍”!因此,我们更应研究异中之同,扬长避短,迎头赶上去!
下面,我们仅从我国教育如何迎接高科技的挑战这一侧面,作一些对策思考。
1、首先要在高科技与教育改革的结合部上,加强对世界前沿的跟踪研究
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的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配备现代化的研究设备与条件,研究人员不仅要有技术专家,而且要有心理专家、教育战略专家和各领域的学科教育专家,并形成一个开放、流动的研究群体。建议在北大、北师大等博士点比较全的综合性大学设立研究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国家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并向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大、中、小学教师开放。
2、尽快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
与国家实验室结合起来,组建教育软件的搜集、研究、开发、评审和管理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改变目前我国教育软件开发与软件市场的混乱状态和低水平重复性开发造成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巨大浪费,缩小我国教育软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3、尽快在广大教师和教育干部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尤其要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
当前在全国流行的计算机培训模式不仅已经陈旧,而且不适合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需要。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一套既先进又切实可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并建立一种能够自我更新的竞争机制。在师范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不能先学计算机操作和程序语言,应使他们了解与掌握与本学科教育相关的工具平台和优秀教育软件,并使每个师范生都能了解和研究信息时代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使他们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促进派。
4、有计划、有选择地逐步在全国建立一批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
不仅要注重学校的硬件环境,而且要在软件建设和干部、师资培训,尤其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上展开竞争与合作,还要注重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将会给教育带来哪些负面的、消积的影响,提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并逐渐实现实验学校之间尤其是实验学校与相关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网,加强我国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整体实力,这样才有可能紧紧捕捉住各种机遇,在跨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的水平、实力和地位!
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与丰富的人力资源相结合,定能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第三个千年纪元史册中,谱写创造性人才涌流的新篇章 《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