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内容,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规定和要求十分正确,不仅针对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明确了改革的方向,而且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课程重视教育性和重视基础知识的优良传统。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本门课程的目标与功能也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有利于切实提高新课程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效。
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上,当前有一种说法:知识重要是重要,但比较起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只能是第二位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在当今知识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知识经济时代,课程与教学中知识的地位难道反而下降了?如果这种说法成立,人们不禁要问: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难道可以不以知识为基础了吗?
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的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一直是课程与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中外教育史上历次课程改革中都受到关注的重大的实践问题。由于在存在阶级的社会里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都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近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又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的教育性,论证了教学对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功能。但是,在课程与教学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的关系,处理好知识与发展的关系,又一直是不大容易做好的事。我国现行课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解决好这个关系问题。不是现行课程不主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指导现行课程的有关文件虽然没有用价值观这类词语,但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等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阐述。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学生认知知识的层面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到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课程本身来说,课程目标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规定往往失之于笼统,不好操作,不便实施,在实施上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这也与教学思想有关,在对极左思潮下德育压倒一切的错误做法进行批判之后,也容易走向另一极端。
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是情感态度的前提,而价值观则是知识被内化上升为信念而形成的。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四有”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对历史、对社会、对自然科学无知的人,会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吗?会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吗?知识也是课程目标所强调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等等)的基础。本次课程改革强调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正是以掌握知识为基础才能形成的,而且也只有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至于知识中的程序性知识更是直接构成能力的一种要素。因此,要真正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绝不能把掌握知识看成是第二位的事。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的。它们和谐而全面地发展构成了个性全面发展的内容,而且它们之间又互相促进、互相强化、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完全没有必要区别它们谁第一谁第二。如果按先后、层次和内在规律性联系来划分第一第二的话,知识作为基础倒是应当排在第一,但是为了避免简单化和片面性,也不必这样做。现行课程的问题并非强调知识过了头,而是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浅薄地看待了知识,以为只要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掌握知识就足够了,忽视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是对课程功能认识上的片面性。现在进行改革,是要改革知识传授(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它,如果把知识排到第二位,削弱它,是很容易引发新的片面性的,其后果是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的。
往深一层说,我们对知识的认识要避免肤浅化,要看到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知识,是一个“百宝箱”。它不仅仅包括被划分在各学科体系里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而且蕴涵着人类各种丰富的情感和精神,蕴涵着崇高的思想、德行和自然与社会之美。知识从表层上看,它可以是在描述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可以是在论证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不是那样,可以是在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还可以是说明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但无论哪类知识之中,都渗透着统率具体内容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教师传授知识,就是向学生打开这个“百宝箱”,让学生不仅去认知知识,掌握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去体验其中的情感,领会其中的思想,欣赏其中的美和学到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如同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不仅能学到书中所讲的道理,而且还能学到蕴涵其中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样。这样来认识“知识”和“传授知识”,就会使教学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而这也正充分体现了知识本身的教育力量和传授知识的教育价值。
三、学生的直接经验应当重视,学习方式单一化应当变革,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和接受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之一。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经验,在课程结构中增设了经验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些正确的规定针对了现行课程与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与弊端,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解决问题、克服弊端的原则与思路,高度集中了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深刻反映了教学客观规律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引发的变革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客观要求。现行课程与教学确实较少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眼、动口,也很少给学生留下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时往往脱离他们自己的直接经验,在接受书本知识时往往未能把概念原理建立在他们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这样学生对书本知识只好生吞活剥,呆读死记,不能真正理解,更不能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由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单一化,即使学生掌握了
但是,在宣传和倡导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时,有一些主张却值得思考。例如有人强调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大于获得间接经验,主张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照这类说法,中小学生就不应当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了,探究学习就应当替代接受学习而成为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了。
中小学生在学校要学习的知识经验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这本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人类社会之所以出现教育活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学校,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教育具有再生产知识的功能,学校具有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功能。所谓知识的再生产,是指人类前辈所获得的文化知识无需新一代人再重新去发现、发明,通过教育,前人积累的知识可以直接地在新一代人身上很快地“再生产”出来。新生一代受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出现之后,它一直是学生读书的地方。所谓读书就是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对无数前人来说是直接经验而对学生来说则是间接的经验。如果学生在学校不读书,学校便没有专门存在的必要;而学生不主要学习书本知识也就没有必要进学校了。当然,直接经验对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上文已经提到,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不仅直接妨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也是困难的。因此,我们在课程与教学中要尽可能使学生多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可以减少一些书本知识的分量,降低一些书本知识的难度,腾出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去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并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独立获取知识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843.html
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上,当前有一种说法:知识重要是重要,但比较起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只能是第二位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在当今知识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知识经济时代,课程与教学中知识的地位难道反而下降了?如果这种说法成立,人们不禁要问: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难道可以不以知识为基础了吗?
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的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一直是课程与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中外教育史上历次课程改革中都受到关注的重大的实践问题。由于在存在阶级的社会里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都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近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又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的教育性,论证了教学对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功能。但是,在课程与教学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的关系,处理好知识与发展的关系,又一直是不大容易做好的事。我国现行课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解决好这个关系问题。不是现行课程不主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指导现行课程的有关文件虽然没有用价值观这类词语,但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等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阐述。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学生认知知识的层面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到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课程本身来说,课程目标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规定往往失之于笼统,不好操作,不便实施,在实施上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这也与教学思想有关,在对极左思潮下德育压倒一切的错误做法进行批判之后,也容易走向另一极端。
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是情感态度的前提,而价值观则是知识被内化上升为信念而形成的。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四有”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对历史、对社会、对自然科学无知的人,会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吗?会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吗?知识也是课程目标所强调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等等)的基础。本次课程改革强调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正是以掌握知识为基础才能形成的,而且也只有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至于知识中的程序性知识更是直接构成能力的一种要素。因此,要真正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绝不能把掌握知识看成是第二位的事。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的。它们和谐而全面地发展构成了个性全面发展的内容,而且它们之间又互相促进、互相强化、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完全没有必要区别它们谁第一谁第二。如果按先后、层次和内在规律性联系来划分第一第二的话,知识作为基础倒是应当排在第一,但是为了避免简单化和片面性,也不必这样做。现行课程的问题并非强调知识过了头,而是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浅薄地看待了知识,以为只要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掌握知识就足够了,忽视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是对课程功能认识上的片面性。现在进行改革,是要改革知识传授(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它,如果把知识排到第二位,削弱它,是很容易引发新的片面性的,其后果是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的。
往深一层说,我们对知识的认识要避免肤浅化,要看到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知识,是一个“百宝箱”。它不仅仅包括被划分在各学科体系里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而且蕴涵着人类各种丰富的情感和精神,蕴涵着崇高的思想、德行和自然与社会之美。知识从表层上看,它可以是在描述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可以是在论证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不是那样,可以是在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还可以是说明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但无论哪类知识之中,都渗透着统率具体内容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教师传授知识,就是向学生打开这个“百宝箱”,让学生不仅去认知知识,掌握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去体验其中的情感,领会其中的思想,欣赏其中的美和学到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如同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不仅能学到书中所讲的道理,而且还能学到蕴涵其中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样。这样来认识“知识”和“传授知识”,就会使教学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而这也正充分体现了知识本身的教育力量和传授知识的教育价值。
三、学生的直接经验应当重视,学习方式单一化应当变革,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和接受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之一。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经验,在课程结构中增设了经验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些正确的规定针对了现行课程与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与弊端,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解决问题、克服弊端的原则与思路,高度集中了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深刻反映了教学客观规律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引发的变革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客观要求。现行课程与教学确实较少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眼、动口,也很少给学生留下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时往往脱离他们自己的直接经验,在接受书本知识时往往未能把概念原理建立在他们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这样学生对书本知识只好生吞活剥,呆读死记,不能真正理解,更不能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由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单一化,即使学生掌握了
书本知识,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都难以提高,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于普遍存在的机械性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过多的情况,更是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改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宣传和倡导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时,有一些主张却值得思考。例如有人强调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大于获得间接经验,主张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照这类说法,中小学生就不应当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了,探究学习就应当替代接受学习而成为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了。
中小学生在学校要学习的知识经验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这本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人类社会之所以出现教育活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学校,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教育具有再生产知识的功能,学校具有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功能。所谓知识的再生产,是指人类前辈所获得的文化知识无需新一代人再重新去发现、发明,通过教育,前人积累的知识可以直接地在新一代人身上很快地“再生产”出来。新生一代受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出现之后,它一直是学生读书的地方。所谓读书就是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对无数前人来说是直接经验而对学生来说则是间接的经验。如果学生在学校不读书,学校便没有专门存在的必要;而学生不主要学习书本知识也就没有必要进学校了。当然,直接经验对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上文已经提到,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不仅直接妨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也是困难的。因此,我们在课程与教学中要尽可能使学生多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可以减少一些书本知识的分量,降低一些书本知识的难度,腾出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去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并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独立获取知识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