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德育不能“风来响一阵”
上课、做作业、上各种特长班,这基本上就是大部分在校中小学生的生活写照。无论教育行政部门提倡素质教育还是抓思想道德教育,智育永远处在高高的宝塔尖上,摆在校长和老师工作的第一位置。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重智轻德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痼疾。
回顾一下历史不难发现,中小学重智轻德是有传统的。文革刚结束、恢复高考后,社会上就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在人们眼里考上大学就是人生成功的开始,所以学习文化的社会风气为之一振。现在,虽然有关部门采取扩招等措施,在一些地方考上大学已经越来越容易了,但因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更多家长和学生在能够考上大学的前提下,又把考上重点大学、重点大学的好专业作为追求目标,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压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大。虽然“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似乎始终是只打雷不下雨,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的局面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当学生干部吃亏”,“考不上大学,什么都白搭”,“光考上大学还不行,还要考上好大学;光考上好大学还不行,还要考上好专业”……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许多学生都会听到师长们这样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许多年,教育行政部门也一直把推行素质教育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但客观事实是:目前考核一所学校的指标仍然是每年的升学率,随着竞争的加剧,升入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的比例又成为很多学校攀比的目标。只有当上级领导来参观视察的时候,校长和老师才会提几句素质教育的口号,安排一些花里胡哨的活动。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片面地提出“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应试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还有的老师“把高考、中考当作素质教育优劣的特殊检验”。一所重点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抱怨,他经常受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责难,有时候还会有一些家长到校长那里告他的状,主要原因就是他搞的课外活动太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太多。因而,一些地方、有的学校不无幽默地形容当前学校工作的情形是:“轰轰烈烈抓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一些教师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
个中原因几乎人人心知肚明。不管教育行政部门怎样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对于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来说,能够检验他们工作成果的标尺只有一把,这就是各级考试的升学率。一个教师的晋级、提升都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密切相关,而进行德育工作既不好量化,又不能立竿见影。比如,找学生谈心交流怎么算工作量,家访又算不算老师的工作职责,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评价一个教师的德育工作也是一个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问题。
根据人才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个人将来能否成功,不完全取决于其智力开发程度,而与他的情商等密切相关。一位有心的小学老师曾经对他教过的几百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工作以后事业有成的,大部分是在校期间排名11-20位的学生,而排在前10名的学生大都表现平平。这位老师总结说,单纯学习好并不能保证将来一定成功,只有综合素质较高、品德修养好的学生才最具发展潜力。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不应该是“两张皮”,而是可以很好地融合的。
著名德育专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前院长王殿卿告诫道,学校、家长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学习无可非议,也是应该的。关键在于绝对不能偏废,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
专家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新世纪的今天,社会更加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孩子在学会读书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组织才能、协调能力,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专家和一线教师普遍认为,要从根本上扭转学校教育重智轻德现象,除了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之外,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改革,向45分钟要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使德育评价标准由“软性”变为“刚性”、尽量使德育工作可以量化评价,在学校工作大局中实行德育“一票否决制”。
《抓德育不能“风来响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