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分类培养
教师由于年龄、学历、基础、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学校在培训教师时,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我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教师培训要因人而异,分类培养。学校对新入校的教师首先进行摸查听课,了解其实际教学水平,根据教师的教材、教法、课堂语言、板书等方面差异,对所有教师进行分类,聘请有关人员在晚上和星期天分类、分批地进行培训,逐项达标过关。然后,对所有教师的素质提高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分解,使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阶段性的发展。对参加工作3年以内的教师,注重以教学基本功达标为主要任务的培养活动。对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重点放在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促进他们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过渡。我们为刚踏上教坛的青年教师及新承担某一学科的青年教师配上师德与业务过硬的师傅,互签师徒合同,合同规定师傅在师德、业务、作风培养等方面的责任和目标,实行捆绑式奖惩。领导定期召开师徒会议,了解、听取师徒之间的教学活动情况。每年都召开两次的青年教师师德暨教学技能培训班,这样,使青年教师在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迅速成长起来,迅速掌握教学技能。
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措施。我校把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作为全体教师的第一任务来抓,做到学习目的、内容、要求明确,时间、人员落实,学习过程落实。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专题讲座、自学、研讨与理论考试等形式,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使学习成为教科研的推动力,使学习、研究、反思、交流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同时,我们根据每个教师的科研能力,指导和帮助教师找出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让他们选择不同层次的课题。做到人人有科研项目,人人有攻关课题。通过专题研讨、科研“沙龙”、专家咨询、小组论辩、个别指导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我校还要求教师人人写《教学案例反思》,并进行评比与交流,优秀案例受到奖励。学期初和学期末各进行一次课题研讨,对每个课题的进展情况、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进行研究、交流和总结,突破难点,提供经验,树立信心,以此不断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对于教师,还要知人善任,充分发挥其特长。对教学能力强、事业心强的教师,我们安排他们到领导岗位或教学重要部门,担任班主任或主要学科负责人,大力支持,给其充分自主权,让这些教师或教研组自己管理自己,创造机会让他们露面,展示才能;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获奖,去争取更大、更多的奖励。我们通过各项比赛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展示自己的特长,促进其自我提高。对一些在教学上有困难的教师,我们对他们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指责;多一份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希望,少一些失望,使他们树立信心,一点一点提高教学技能。
《因人而异,分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