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
[作者] 曹军利
[内容]
一、加强德育渗透,提高认识水平,解决“抓不准”、“写不深”的问题
学生感到作文难,首先表现为“抓不准”、“写不深”往往出现审题偏差、思想苍白、见解平平,甚致出现观点错误,多半是思想贫乏、认识水平低所至。
因此,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认识水平,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思想水平高,文章的立意、境界自然就高。途径是:(1)教师应结合写作进行具体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作文中的错误认识。
通过作文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从而达到准确审题的目的。(2)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进行形象的感染熏陶,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情操的教育,使学生受教于课堂,得益于作文。(3)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广开言路、见缝插针地引导学生学政治、学哲学、学科学,使其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体验、分析社会现象的武器,从根本上提高认识水平。
二、扩大生活积累,培养观察能力,解决“没的写”的问题
感到无物可写是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无物可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由于接触社会少,直接经验缺乏而导致作文“无话可说”,这是“真缺米”。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引导其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扩大视野,开阔思路。如利用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观、调查、活动等),引导学生扩大生活积累。还有一种情况,叫做“假性无米”。即学生对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作文时瞪着眼睛干着急。另有些学生则把作文看得特神密,觉得身边小事无所谓,“眼高手低”,不懂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不善于挖掘平常事中的闪光点。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学生不注意或不善于观察。观察是扩大生活积累的有效途径。观察是认识的第一步,唯有观察得仔细认真,才能储藏更多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培养观察的能力。
三、讲读、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教给学生写作技巧,加强综合训练,解决“不会写”的问题
(1)充分利用教材,把讲读课与写作结合起来,使课文成为写作的范文,体现语文课堂教学对写作的导向作用,使课文和写作两大语文肢体合为一个整体。
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应以课文为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帮助他们从优秀范文的立意、构思、层次结构、语言表达方面入手,掌握有关写作知识和技能,进而做到讲练结合、读写结合。可采取仿写、扩写、续写、缩写等形式反复进行训练。
通过作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的学习又为写作提供了借鉴。
(2)多读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增加作文课时是不可能的。
而写日记却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因为日记内容广泛、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同时可巩固观察结果,积累生活经验。日记既是练笔的好形式,又可通过练笔,促进学生读书,是联系阅读和写作的好方法。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