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正文

真实化,生活化:当下德育的价值取向


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把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前两种需要基本上是物质的,属非道德需求;后三种需要则是以精神需要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态势。在道德教育中,教师要特别注重主体的“非道德性”需求,促进非道德需求向道德需求转化。

  同时,为青少年的道德需求提供帮助和支持。要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焦点、热点和矛盾点,促进主体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使其能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控制。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课业负担的增加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必然会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老师必须选择正确和科学的方式及时疏导。

  让学生学会选择

  面对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多元文化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才能真正成为有道德的人。我们要善于引导青少年在各种道德冲突中能够坚持正确的选择,做一个正直、善良、勇敢和有责任心的人。

  学生的自我教育,主体道德品质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的指引,教师要强化“灵魂工程师”意识,为人师表、以德育人。

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网络

  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博士曾深刻地指出:“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的生活质量的教育,不能把德育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出来,也不能把德育从其他诸育中抽离出来,否则就是形而上学”。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充分发挥思品课、政治课及班主任、专职德育机构的主渠道和骨干优势,注重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也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与学校的严格管理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教师的以身立教相结合,形成多方参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沟通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学校要主动和经常性地与社区保持联系,共同组织开展一些有益于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素质的活动。重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家访、校园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和支持学校的管理,从而着力推进德育的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构建立体德育网络。(作者系宁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哲学博士)

  

  

真实化,生活化:当下德育的价值取向(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7057.html

  • 上一篇范文: 校长应重视个别化管理
  • 下一篇范文: 漫谈校长发展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教学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