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冲刺不可舍本逐末
最后冲刺不可舍本逐末
“适量做题好热身 温故知新重基础 弱项复习要强化 押题猜题没保证”
特别提醒
南方网讯 离高考还有一个月,高三莘莘学子开始了考前的最后冲刺。
沉溺题海,难以自拔;厌战懈怠,无心复习;专攻难题,舍本逐末;押题猜题,投机取巧……多位资深高三老师罗列的考生“众生相”,也正是“冲刺期”复习存在的多个“雷区”。
最后冲刺切记不要误进“雷区”。
大功将成防松懈 适量做题好热身
临考前的一个月里,该看的书已经看过好几遍了,该做的题也做得差不多了,这时最容易滋生松懈情绪。许多同学在考前的自由复习时只看些笔记,题也不怎么做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就像打球,经常打就顺手,一个月不打就找不到感觉了,考试亦是如此。
什么叫适当做题呢?一方面在于做题要有所选择,对不同题目不要平均用力,保证做题的质量和速度。高质量的综合习题和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不同习题可解答到不同程度,有的习题要一步一步认真解答,而有的习题则可免去繁琐运算、略去复杂过程,或干脆“看题”,即寻找解题思路而不动笔。另一方面,适量做题还意味着要摒弃“题海战术”,做题“贵精不贵多”。
除了平时适量的习题练习,完整地做好几套模拟题同样必不可少。老师们认为,“热身赛”对考生很有帮助。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答题思路和技巧,也有助于考生熟练把握答题节奏。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实战”积累心理调适的经验——遇到不会做的题怎么办,遇到模棱两可难以选择的题怎么办,怎样化解紧张情绪等都能一一应对。
舍本逐末不可取 温故知新重基础
“越是临近高考越是要抓牢基础知识,将应该拿的分都拿到”。老师们一致认为,考前一个月的复习还是应该以抓基础为主,而不是专攻难题、偏题。
据往年经验,总有一些考生考完试后,为丢了“应该拿的分”而倍感遗憾,这些考生反省自己对基础性知识记忆欠准确。其实高考历来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像历史、政治、英语等很多科目的考查就是以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基本要求。高考出题的依据无非还是教材,试卷上的出题思想、方法往往都能从课本上找到原型。因此,冲刺阶段仍然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多做一些背诵和基本概念、基本定义方面的梳理工作,将掌握得不是很准确的内容记准记牢。
至于难题,基本功扎实,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适当做一些,但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将主要精力放在难题、偏题上,不仅将耗费掉他们原本可以用来争取基础分的宝贵时间,而且有可能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影响整个冲刺的效果。
时间精力巧分配 弱项复习要强化
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各科的复习不宜偏废,但又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具体复习过程中,应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查漏补缺、针对性复习在最后的一个月内相当重要。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碰上自己喜欢的科目,学起来可以饭不吃,觉不睡;可遇到没有兴趣的科目时,书还没拿稳,瞌睡就来了。长年在高三“火线”上工作的周晓云老师说,明确可利用的复习时间并制定好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她建议,最好将一个月划分成大致相等的若干单元,每个单元设定一个重点;其次明确复习程度,学生可将各学科内容按照自己已经复习的程度划分成不同部分,薄弱部分将在这最后一个月里面得到有意识的强化。
考试说明要研读 押题猜题没保证
高考押题、猜题的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明知这种做法不可取,还是有不少老师和考生乐此不疲。高考出题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谁又能担保今年就一定会考某道题?真正对应考有帮助的,应是摸索出具有普遍规律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即形成一种思维,如数学思维、历史思维、政治思维等,以不变应万变。
其实,与其盲目押题,不如有针对性地收集高考复习信息。考生平时不妨多注意有关报刊和专业杂志等,及时做好有关信息的收集,特别应重视老师对《考试说明》的研究,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效果。
《考试说明》,作为中心对考生提出的考试具体要求,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不少资深高三科任老师透露,在复习后期,牢牢依据《考试说明》复习,不仅复习起来心中有数,知道考试的范围是什么,考到什么程度,考查的方式是什么,各部分考查内容的分数比例,等等。也可以帮助考生在临考的有限时间内,大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考生可尝试以《考试说明》和课本为依托,辅之以一本有质量保证的总复习类参考书,对《考试说明》上的每一个考点都在头脑里“过一遍”。思路很清晰的就跳过去;弄不大明白的就找课本详细地理解一遍;已经忘掉的就在读完课本之后依据参考书,通过做习题弄懂为止。这样基本上就可以保证不忽略任何考点了。
制定作息时间表 专心调整生物钟
考前一个月,考生多了在家复习的时间,这也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在家复习要注意些什么?老师们建议,考生要给自己制定一份严格的作息时间表。起床、吃早饭、锻炼、复习、睡午觉……各项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时间。
“早睡早起很重要,考前一个月千万不要‘开夜车’了,生活有规律才有助于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老师们还建议,从现在开始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通过十几天的坚持,把自己的兴奋点调到高考时间段——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在复习科目的安排上,也按照高考顺序来复习,按照高考的步子来走,到考场上容易适应。
值得强调的是,到了考试的前3天,不宜把前一阶段的全面而系统的复习计划,延伸到这3天里才完成。
在这3天里,在保证适当而充足的休息的同时,主要是进行非系统性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