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幼教论文 >> 正文

我的“午睡管理”策略


  我的“午睡管理”策略
  
  镇江市润州区韦岗幼儿园 艾珠
  
  新学期开始,我接了一个大班,开学两周后,我发现班上幼儿在午睡环节中存在很多问题。下面是关于我班幼儿午睡时的一些场景记录。
  
  场景一:教室里。有的在玩游戏,有的互相追逐、打闹……
  
  教师:来!请小朋友们小便。上床了!(命令的、催促的语气)
  
  幼儿:又要上床睡觉了?唉!怎么这么快啊……
  
  幼儿:烦死了,天天都要睡觉……
  
  场景二:洗手间。有的并不急于小便、洗手,而是和同伴有说有笑,有的继续打闹,有的玩自来水,有的边小便边自由聊天……
  
  教师:快点!快点!还在讲话?最后出来的要被批评了!(严厉的、催促的语气)
  
  幼儿:别讲了,别讲了,老师要找(批评)人啦!
  
  场景三:午睡室。有的进来后往床上一躺,不脱衣服,有的继续聊天伴有响亮的嬉笑声,有的在讨论新鞋子、新袜子……
  
  教师:还有谁讲话?不许讲话!赶快睡觉!(压制的、催促的语气)
  
  在教师的多次催促、压制下,幼儿停止了之前的一切活动,躺在了床上。那么,他们是不是就能如我所愿——“马上睡着了”呢?他们躺在床上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并且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德国哲学家康德从小就养成了严谨的生活习惯。据说,他每天散步要经过镇上的喷泉,每次他经过喷泉的时候,时间肯定指向七点。这种有条不紊的作风正是他严密思维的根源。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幼儿成长发育的过程中,除了营养这一重要原因,睡眠也起着重要作用。午睡作为夜间睡眠的补充形式,是幼儿成长发育的一个催化剂。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
  
  针对我班幼儿在午睡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我决定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组织“形”散而“神”不散的安静型活动,减少餐后活动对幼儿午睡精神状态的干扰和影响。
  
  餐后活动是幼儿园教师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有的是组织统一的活动内容:散步、阅读、看动画片,玩橡皮泥等,而有的则完全是“放羊式”的,如上述场景中一样。然而,不管是何种形式,由于缺乏教师灵活的组织、管理,很多幼儿餐后活动时表现得无序、异常兴奋,直接影响了幼儿入睡的状态。
  
  因此,餐后活动的组织,其内容应讲究安静性;其形式应考虑幼儿的兴趣不同,讲究多样性。组织“形”散而“神”不散的安静型活动,就是将我们日常的、单一的餐后活动,适当地结合起来,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出选择。比如,我将幼儿分成几组,在此基础上组织部分幼儿阅读,部分幼儿折纸,部分幼儿玩橡皮泥。同时,留心观察每个幼儿的需要,对幼儿进行的活动给予适当的调整。这样一来,看似“形”散的不同活动内容,由于我的组织与管理,而达到了“神”不散的状态。幼儿安静、愉悦地进行着自己喜欢的活动,为接下来的午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运用“黄灯”法则,帮助幼儿做好“就要午睡”的思想准备。
  
  所谓“黄灯”法则,就是在幼儿餐后活动即将结束之前,教师先给予幼儿一定的提醒,比如我会说:“孩子们,再过5分钟,我们就要小便、睡觉了!”通过这样的提醒语言, (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让幼儿在思想上先有“快要小便、睡觉了”的准备。这就好像停在斑马线内的驾驶员、行人一样,当他们看见“黄灯”时,就会为他们即将进行的行、停作出相应准备。“黄灯”法则可以帮助幼儿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思想准备,并尽快调整到相应的合适状态。
  
  3.运用故事,让幼儿自觉放弃在洗手间嬉闹、逗留的想法。
  
  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对幼儿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在组织幼儿入厕前,就告诉幼儿在午睡室可以听故事。我发现,这是帮助幼儿主动放弃在洗手间嬉闹的想法,自觉、轻轻地进入午睡室的好办法。和以往在教师不断催促、批评下进入午睡室的情况相比,幼儿在洗手间的拖拉、嬉闹,在午睡室大声喧哗、动作缓慢的现象明显有改观,幼儿情绪也比较愉快、安静。用孩子们的话来说:“中午睡觉时听故事,就像在家里一样,多舒服啊!”由此可见,幼儿午睡时的情绪已大有改变了,由原来的不情愿的、被迫的消极午睡情绪,逐渐转变成“我要睡觉了”的积极情绪。
  
  4.运用流行音乐,对幼儿进行“二次催眠”。
  
  现代神经生理学家证明:音乐对神经结构,特别是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不同乐曲作用于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多种不同情绪。
  
  在实践中我发现:和贝多芬、巴赫等创作的具有催眠效果的音乐相比,舒缓、优美、低吟的流行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更容易让幼儿理解和接受,更容易让幼儿安静地入睡。如《缺口》《被遗忘的时光》,又如《Kiss the rain》等背景音乐,都对幼儿午睡具有良好的“二次催眠”作用。“二次催眠”是针对幼儿之前听故事来说的。午睡开始时,通过故事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其情绪、精神状态慢慢地从餐后活动过渡到午休中来,实际上就相当于对其进行了“一次催眠”。
  
  5.事实与理论相结合,增强教师对午睡管理的责任心和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睡眠除了具有调整幼儿正常生理机能的作用外,对幼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是我们幼儿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
  
  通过理论学习,我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午睡管理,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如照顾幼儿午睡时,穿软底鞋轻声走路,不和同事聊天、对幼儿的个别行为给予个别指导(不影响其他幼儿),做一些没有太大声响的教学准备工作,经常巡视等。
  
  6.调整午睡时间,以符合幼儿不同的午睡需要。
  
  科学研究表明:随着人的成长,一日中所需的睡眠时间也在逐渐递减,大班的幼儿(实足七岁)一日所需的睡眠时间为10小时左右。由此看来,明显比小、中班时少了很多。于是,我对大班幼儿午睡时间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2个半小时左右缩短为2小时左右。多余的半小时,会给幼儿讲故事、读绘本或听听轻柔的音乐。
  
  7.通过家园协作,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或几天之内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而反复变化的过程。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形成,光靠幼儿园不是够的,还需要家庭的配合。我经常向家长宣传午睡对幼儿的好处,鼓励家长在节假日、寒暑假等期间,也能培养幼儿午睡习惯,使幼儿假期里的习惯与在园习惯统一。
  
  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环节。通过以上一系列策略的使用,我班幼儿已逐渐形成良好的午睡习惯。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他们的美好明天不懈努力! 《我的“午睡管理”策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7212.html

  • 上一篇范文: 橘子飘香
  • 下一篇范文: 幼儿教育随笔范文 水痕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幼教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