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心理和谐构建问题
四是幸福感缺失,呈现精神空虚迷茫状态。当前我国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同步大幅提高。2006年,相关机构通过对北京白领阶层的社会调查显示:与过去5年相比,36%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幸福感有下降和下降很多。这说明物质财富的增长与心理和谐、幸福感并不成正比,相反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如不加强民众的心理和谐建设,人们将因精神空虚、无聊而产生各种心理不和谐问题。
3构建心理和谐的途径与方式
3.1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以预防为主、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国民心理和谐最有效、最简洁的方式。
一是开展认知思维方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因素是构成心理和谐的要素之一,心理不和谐者往往存在重大认知缺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有三个因素促使人产生心理不和谐问题:诱发事件、人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与行为的后果。其中人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心理不和谐总是以对现实的歪曲理解为基础,有心理不和谐问题的人总是从一个片面的角度去判断现实与推测未来,这样将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发现并纠正错误的认知思维方式,是重返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因此促进心理和谐最基本、最简洁的途径就是优化国民的认知思维方式。
二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和谐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生活艺术,它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当前,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当人们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和谐问题时,要么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要么任由心理问题肆虐,从而失去最佳心理疏导时机,要么讳疾忌医,对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遮遮掩掩,不敢面对。因此,要实现心理和谐,就必须向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首先,要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在大中小学校设置相关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各类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促进自我心理和谐的能力。
其次,要在家庭社区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家庭与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成员与社区人群的心理和谐对全社会和谐影响很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及时跟进到家庭和社区,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摸准心理不和谐人员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化解家庭与社区人群的心理冲突与矛盾。最后,要在各类人群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不同职业群体,要进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和农村,使各类人群都能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弱势群体是最容易产生心理不和谐问题的,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开展教育时要针对这一群体的职业、年龄和身心特点。
3.2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网络
一是着力培养专业人员,为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网络提供人才保障。当前,我国十分缺乏心理服务专业人员。以心理医生为例,有调查显示:我国10万国民拥有1个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分布极不均匀,大多集中我国大中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几乎没有心理医生。在欧洲3000-5000人就拥有1个心理医生,我国心理医生的拥有率只有欧洲的1/20-30。即使在亚洲,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的心理服务人才也比我国多得多。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远大目标是极不相称的。
因此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完善心理服务网络、提高心理服务覆盖范围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在培养心理服务专业人员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如美国有较为严格心理健康服务资格认证制度:要求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具备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博士和硕士学历,并需接受长期临床督导与心理服务训练后才能获得执业资格。
二是政府应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使危机人群能得到及时心理援助。我国学者对自杀的研究显示:许多自杀者表现为冲动自杀,37%的自杀者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60%的自杀者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对自杀者实施及时心理干预对于拯救生命是十分关键的 !
三是建立多层次心理服务网络,并将其纳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仿照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在村、乡(镇)、县(区)、市设置各级心理服务机构,为国民提供相关的心理服务,并在省、中央设置相关的领导管理机构,负责指导、监督、检查该项工作的开展。并将心理服务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使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心理服务。
3.3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外部社会环境是心理和谐的重要外因,要真正实现全社会的心理和谐,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五有”目标,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国民活得有尊严、活的幸福、活得身心和谐。参考文献
[1]杨德森等主编《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耿兴永等编著《心理压力与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心理和谐构建问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7437.html
3构建心理和谐的途径与方式
3.1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以预防为主、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国民心理和谐最有效、最简洁的方式。
一是开展认知思维方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因素是构成心理和谐的要素之一,心理不和谐者往往存在重大认知缺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有三个因素促使人产生心理不和谐问题:诱发事件、人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与行为的后果。其中人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心理不和谐总是以对现实的歪曲理解为基础,有心理不和谐问题的人总是从一个片面的角度去判断现实与推测未来,这样将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发现并纠正错误的认知思维方式,是重返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因此促进心理和谐最基本、最简洁的途径就是优化国民的认知思维方式。
二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和谐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生活艺术,它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当前,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当人们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和谐问题时,要么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要么任由心理问题肆虐,从而失去最佳心理疏导时机,要么讳疾忌医,对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遮遮掩掩,不敢面对。因此,要实现心理和谐,就必须向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首先,要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在大中小学校设置相关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各类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促进自我心理和谐的能力。
其次,要在家庭社区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家庭与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成员与社区人群的心理和谐对全社会和谐影响很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及时跟进到家庭和社区,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摸准心理不和谐人员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化解家庭与社区人群的心理冲突与矛盾。最后,要在各类人群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不同职业群体,要进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和农村,使各类人群都能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弱势群体是最容易产生心理不和谐问题的,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开展教育时要针对这一群体的职业、年龄和身心特点。
3.2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网络
一是着力培养专业人员,为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网络提供人才保障。当前,我国十分缺乏心理服务专业人员。以心理医生为例,有调查显示:我国10万国民拥有1个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分布极不均匀,大多集中我国大中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几乎没有心理医生。在欧洲3000-5000人就拥有1个心理医生,我国心理医生的拥有率只有欧洲的1/20-30。即使在亚洲,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的心理服务人才也比我国多得多。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远大目标是极不相称的。
因此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完善心理服务网络、提高心理服务覆盖范围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在培养心理服务专业人员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如美国有较为严格心理健康服务资格认证制度:要求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具备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博士和硕士学历,并需接受长期临床督导与心理服务训练后才能获得执业资格。
二是政府应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使危机人群能得到及时心理援助。我国学者对自杀的研究显示:许多自杀者表现为冲动自杀,37%的自杀者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60%的自杀者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对自杀者实施及时心理干预对于拯救生命是十分关键的 !
三是建立多层次心理服务网络,并将其纳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仿照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在村、乡(镇)、县(区)、市设置各级心理服务机构,为国民提供相关的心理服务,并在省、中央设置相关的领导管理机构,负责指导、监督、检查该项工作的开展。并将心理服务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使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心理服务。
3.3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外部社会环境是心理和谐的重要外因,要真正实现全社会的心理和谐,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五有”目标,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国民活得有尊严、活的幸福、活得身心和谐。参考文献
[1]杨德森等主编《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耿兴永等编著《心理压力与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心理和谐构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