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师德论文 >> 正文

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


为了促进社会道德建设,我发出如下倡议:

  1.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实事求是、严谨治学。

  3.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与时俱进、探索不已。

学习型组织促师德建设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 金宝

  发展优质教育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新型教师队伍。为此,我局从构建学习型组织入手,不断加强师德建设。

  通过调研与研讨,我们对师德内涵作了新的界定:“爱学生、爱教育、用尊重赢得学生爱戴”是师德的基础;“有目标、重方法、用创新引导科学育人”是师德的主要内容;“勤学习、善合作、用能力网聚发展动力”是师德的核心价值;“有激情、有毅力、用魅力塑造健全人格”是师德的理性光芒。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确定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总体目标:

  倡导一个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三个能力——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形成一种机制和氛围——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搭建一个平台——建设学习型组织文化,为教师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成才机会。

  师德建设是一项永恒的工程,要与时俱进。因此,我们的师德建设工作的设想是开放性的,以便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推进“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探索教师成长新模式。在提倡学习合作创新的进程中,我们正在与中央教科所共同探索创建以教育局局长担任校长的区域性“教师发展学校”。它旨在通过对教师进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社会和科学的新变化、新成就,通过挖掘教师的教育潜能,摸索一套新的教师培养模式,让学校不仅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场所,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团队,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组织,一个区域型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基地。

  2.建立与科研院所、大学合作建设的平等、共生的伙伴关系,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打造一支“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化”、“人性化”的教师队伍。确立“科学教师”培养年,倡导教师学习科学、感受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历程,综合科学与教学知识、技能和理念,运用探索、思考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儒雅的工作作风影响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3.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各项措施,并建立起师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使教师养成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思维习惯,并逐渐实现教师教学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良好的道德素养需要在师德培养和训练的学习、实践、反思、提高的过程中养成。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道路上,我们所追求的是“真”和“实”,坚持不懈培育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

  此外,我们正积极打造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推行“教师宣誓仪式”,让每一个教师必须承诺教育责任。我们立志做到让师德内涵成为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努力做到的职业道德规范,让每一位坚持不懈履行师德规范的教师都成为“名师”。

倾情奉献教育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虞晔如

  新学期开学前夕,我和南京市的60名特级教师联名发出倡议:倾情奉献教育,拒绝“有偿家教”。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有偿家教”违背了这个基本要求。

  什么是师“德”?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把握现实,面向未来,才能对人类历史负责!

  尽管“有偿家教”看起来是一个社会需求,教师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搞“有偿家教”好像也无可厚非,法律对此并没有作明确的规范。但是,仅仅用“合法”的要求来规范教师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是一切行业的底线。身为人民教师,不仅应当模范地守法,而且应该以自身高尚的德行影响社会、引领未来。因此,教师的主要精力应当凝聚在本职工作上,凝聚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在这样一个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教师仍然应当坚守教育的理想,仍然应当担当起塑造社会良知的使命。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有偿家教”偏离了这个核心。

  我们不能把教师职业单纯看成谋生的职业,同时它还是育人的事业。教师的职业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崇高的色彩:服务学生,既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也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献身教育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教师基本的生命方式。这是教育事业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是研究人、开发人、提升人,促进人全面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任务,靠谁?靠教师,靠一切有崇高感和责任感的人们,靠良心发现,靠文化自觉,靠人文怀抱。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曾经说过,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教师凝心聚力,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

  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有偿家教”异化了师生关系。

  尽管“有偿家教”只是少数教师的行为,但是它容易使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容易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为金钱关系。教师应当是公正、纯洁、清廉的化身。如果人民教师沾染上满身铜臭,教育、教师的社会公信就会丧失,这对学生、对社会来说,都不是好的兆头。如果放任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这些教师在获取个人利益的同时,可能就会渐渐淡薄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渐渐失去师生互动中纯净的情感。

  四、更新观念、课堂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有偿家教”陷入了“恶补”的怪圈。

  教师应该具有对待职业的崇高感,在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正确理念的支持下,把发展人的多元智能、开发人的个性放在首位,努力

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751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师德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