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职校招生论文-对当前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理性思考
,再互相压价,“生源大战”同时再行“价格大战”,使各校的实际收入每况愈下,如果再算上部分高分考生和部分贫困生免交、少交的学杂费,学校的收益状况则更严峻。过高的招生成本,过低的招生收益,使许多学校陷于尴尬境地:一方面要想多招生,就应该拿出资金来美化校园环境、增加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却又事实上很难有多余资金用于维持学校日常运转以外的其它方面,学校的发展怎能不受到严重阻碍呢?
3、招生策略急功近利,不利于学校的健康持久发展。
由于生存竞争的压力,由于白猫黑猫论的成功实践,职业学校在招生策略上也往往有急功近利的倾向。比如,设置招生专业时,哗众取宠,见什么专业新鲜就开什么;见什么专业能唬人就设什么,见什么专业报名人多就尽量多开班。结果有的学校每年的招生专业变来变去,难以形成专业特色;有的专业根本不能保证最低标准的实验实训,学生什么也没学到。再比如,把商品营销的一些做法照搬到招生工作去。要求教师当业务员,发扬“想千方百计、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访千家万户”的精神,挨家挨户上门去动员学生上学。此种做法由于一时效果还不错,于是各学校争相效仿,于是学生和家长也逐渐看出了门道,纷纷待价而沽,即便入学以后也稍有不满意就以退学相威胁,因为他们知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此类经反复动员才勉强同意入学的学生,学校不好管理,甚至不敢管理。尽管学校一再退让,委曲求全,但仍无法避免每年出现大量的流生。从90年代学生、家长求着学校,到如今的学校求着学生和家长,斯文彻底扫了地。市场角色和地位的易位,透射着职业教育的悲哀,也向世人无声地诉说着职业学校办学的艰难。
4、生源素质低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堪重负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是那些考不上普通高中、甚至是中考都不参加的群体。他(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者因长时间处于被冷落的角落,普遍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学习漫不经心,没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或是浑身沾染不良习气,组织纪律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自控能力差,破坏性强。可以想象,要扭转这批学生的精神面貌,教会他(她)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学到起码的文化专业知识,需要付出怎样艰辛的劳动?而且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玩劣至极,屡教不改,软硬不吃,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发生重大违纪甚至违法行为,给学校带来大麻烦,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学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学生招进门后又要把主要的力量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想方设法,严防死守,极力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因为这对本不被社会认可的职业教育的形象太重要了。而在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其它的学校管理工作就变相弱化了。
二、今后招生工作的思路
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令人沮丧的,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又是令人振奋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工厂”,这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继2002年召开了首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后,2005年11月又再次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为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勾划了宏伟蓝图,这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面对如此大好形势,有关方面应采取何种措施去推动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开展,力争从根本上扭转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呢?
(一)政府必须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扶持力度
招生关系到职业学校的生存发展,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从某种层面上说还关系到地方的社会治安稳定问题。因而地方政府有义务重视和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切实做好几项宏观调控工作:
1、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目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限于人头费和日常办公经费两大块。而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教育成本的昂贵教育,它需要比普通教育多得多的实验实习设施、设备,仅靠职业学校自身的财力根本无法应付。所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2、政府部门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一是就成才就业观念广泛开展宣传:社会需要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职业教育非二等教育,职校学生也不低人一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因其拥有实践技能,更易在社会上成才成功。二是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宣传。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而普通教育更多是为外地甚至是外国培养人才。三是就具体招生工作牵头组织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具有招生资格的职业学校进行公示,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大张旗鼓地向考生、家长和社会全面介绍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招生政策和招生专业、地方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扶持措施等等情况。
3、政府主管部门要明确规定有偿招生或变相有偿招生是违法行为。加大督查和处理力度,净化招生环境,使各职业学校间的生源竞争真正符合市场机制下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4、政府要注重地区间协调,加强生源的地域性管理。防止经济落后地区培养人才为经济发达地区服务现象的继续蔓延。
5、主管部门对于各学校开设的专业要加强指导和协调,防止重复建设,切实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职业类学校,政府一方面应该鼓励支持,但另一方面也要严格审批。对于一些并没有实际办学能力的学校或专业要坚决取缔,防止鱼目混珠,低劣办学,以确保本来就不被看好的职业教育的声誉。
(二)职业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靠硬实力吸引生源。
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职业学校必须转变办学理念,顺应时代潮 《技校|职校招生论文-对当前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理性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7564.html
3、招生策略急功近利,不利于学校的健康持久发展。
由于生存竞争的压力,由于白猫黑猫论的成功实践,职业学校在招生策略上也往往有急功近利的倾向。比如,设置招生专业时,哗众取宠,见什么专业新鲜就开什么;见什么专业能唬人就设什么,见什么专业报名人多就尽量多开班。结果有的学校每年的招生专业变来变去,难以形成专业特色;有的专业根本不能保证最低标准的实验实训,学生什么也没学到。再比如,把商品营销的一些做法照搬到招生工作去。要求教师当业务员,发扬“想千方百计、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访千家万户”的精神,挨家挨户上门去动员学生上学。此种做法由于一时效果还不错,于是各学校争相效仿,于是学生和家长也逐渐看出了门道,纷纷待价而沽,即便入学以后也稍有不满意就以退学相威胁,因为他们知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此类经反复动员才勉强同意入学的学生,学校不好管理,甚至不敢管理。尽管学校一再退让,委曲求全,但仍无法避免每年出现大量的流生。从90年代学生、家长求着学校,到如今的学校求着学生和家长,斯文彻底扫了地。市场角色和地位的易位,透射着职业教育的悲哀,也向世人无声地诉说着职业学校办学的艰难。
4、生源素质低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堪重负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是那些考不上普通高中、甚至是中考都不参加的群体。他(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者因长时间处于被冷落的角落,普遍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学习漫不经心,没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或是浑身沾染不良习气,组织纪律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自控能力差,破坏性强。可以想象,要扭转这批学生的精神面貌,教会他(她)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学到起码的文化专业知识,需要付出怎样艰辛的劳动?而且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玩劣至极,屡教不改,软硬不吃,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发生重大违纪甚至违法行为,给学校带来大麻烦,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学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学生招进门后又要把主要的力量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想方设法,严防死守,极力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因为这对本不被社会认可的职业教育的形象太重要了。而在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其它的学校管理工作就变相弱化了。
二、今后招生工作的思路
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令人沮丧的,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又是令人振奋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工厂”,这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继2002年召开了首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后,2005年11月又再次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为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勾划了宏伟蓝图,这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面对如此大好形势,有关方面应采取何种措施去推动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开展,力争从根本上扭转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呢?
(一)政府必须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扶持力度
招生关系到职业学校的生存发展,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从某种层面上说还关系到地方的社会治安稳定问题。因而地方政府有义务重视和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切实做好几项宏观调控工作:
1、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目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限于人头费和日常办公经费两大块。而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教育成本的昂贵教育,它需要比普通教育多得多的实验实习设施、设备,仅靠职业学校自身的财力根本无法应付。所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2、政府部门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一是就成才就业观念广泛开展宣传:社会需要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职业教育非二等教育,职校学生也不低人一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因其拥有实践技能,更易在社会上成才成功。二是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宣传。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而普通教育更多是为外地甚至是外国培养人才。三是就具体招生工作牵头组织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具有招生资格的职业学校进行公示,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大张旗鼓地向考生、家长和社会全面介绍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招生政策和招生专业、地方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扶持措施等等情况。
3、政府主管部门要明确规定有偿招生或变相有偿招生是违法行为。加大督查和处理力度,净化招生环境,使各职业学校间的生源竞争真正符合市场机制下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4、政府要注重地区间协调,加强生源的地域性管理。防止经济落后地区培养人才为经济发达地区服务现象的继续蔓延。
5、主管部门对于各学校开设的专业要加强指导和协调,防止重复建设,切实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职业类学校,政府一方面应该鼓励支持,但另一方面也要严格审批。对于一些并没有实际办学能力的学校或专业要坚决取缔,防止鱼目混珠,低劣办学,以确保本来就不被看好的职业教育的声誉。
(二)职业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靠硬实力吸引生源。
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职业学校必须转变办学理念,顺应时代潮 《技校|职校招生论文-对当前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理性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