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语言——思维模型”打自然基础的作用;即使是跟整个训练系统无关的信息,也起了充实和扩大学生头脑中信息库的作用。至于跟当时建立新的“语言——思维模型”有关的信息,学生获取之后,就可以跟教师指导中的定向信息流相吻合,产生共振而强化,提高建立新的“语言——思维模型”的效率。总之,学生直接向信息源获取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在运用和培养自学能力。教师的指导就是要着眼于尽量使学生直接向信息源获取信息,并且不断帮助他根据训练点的要求筛选有效信息,有顺序有层次地构筑起新的“语言——思维模型”。从学生的受控来说,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定向信息流是完成“一得”训练的关键;从教师的施控来说,学生及时的反馈是决定定向信息流选送什么信息以及所选信息多少、强弱的依据。因而语言教学必须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

    在师生双向的信息交流中,教师发送的信息如何在学生的头脑中被接受和转换,纳入一定的系统储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的努力不仅在于从信息源正确地选择信息,把握发送的时机,而且要防止干扰,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使学生乐学、学会以至会学,就是教师最优控制的结果,亦即语言教学的理想境界。要达到这个理想境

界,就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好四个控制手段。

    1.感情控制手段。

    教师必须跟学生建立可以信赖的亲切的感情纽带。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感情起着杠杆的作用。教师热爱学生,平时给学生以良好的关心、鼓励和帮助,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甚至崇拜,就在感情上实现了基本控制;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又能充分运用课文中的感情因素,做到以情动人,使课文通过教师的处理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教师发送的定向信息流必然是有效的。教师丰富的学识、认真的工作、平易的态度、及时的帮助,都能逐渐实现对学生的感情基本控制。

    2.习惯控制手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能帮助学生达到自我控制,以避免和排除教学控制中的干扰因素,提高教学控制的有效程度。这些良好的习惯是:查阅词典、专心读书、思考提问、发言议论、背诵摘录、认真写作等。习惯本身也是一种思维模型在行为上的反映,因而也要明确要求、引导实践、反复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形成了也要不断强化才能巩固,最后达到习惯成自然,就是自我控制了。比如学生没有思考提问和发言议论的习惯,在课堂上就不可能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教师无法获得反馈信息,当然也就无法实现控制了。

    3.目的控制手段。

    每个训练阶段、每个训练点以至每一堂语言训练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不仅教师要心中清楚,而且要让学生也心中有数。所谓“一课有一得”,就是使学生为“得”而学,积一堂课的一得(小得)为一个训练点的一得(大得),积训练点的一得为训练阶段更大的得, 最后完成108年训练点的训练而总得。新课开始,教师第一件事就是使学生有信心有兴趣地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定向性,教师则不断地发出定向信息流,才能不断地帮助学生改变不确定的信息,加强思维的定向性;这样,学生才会把握目的要求,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维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力求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教师发出的定向信息流,其实就是在进行随机控制,所谓教学的灵活性、艺术性,启发的准确性、生动性,科学地说,应是随机控制的有效性。

    4.成果控制手段。

    学生完成了一堂课或一个训练点的训练,可以体会到自己对课文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的程度,可以检验出自己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看得到自己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是立竿见影式的

,而从整个教学体系的训练来看,学生的学习便是潜移默化式的了。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就是学生从小学四年级进入“分析理解课文”的学习开始,就不太容易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而在我们的语言训练教学中,不仅每个训练点上的作文,集中而鲜明地反映出学习的成果,而且教学过程中的课前一分钟说话、提问、讨论(前后排、小组或全班的)、作业(书面作业也编排在教学中,基本上在课内完成)、自由作文(课外自行选题作文,每周一篇)等,都能表现出学习的成果,更不用说测验、考试和校内外参加语文竞赛、发表作品了。

    当然,控制手段还可以有其他一些,但这四个是最主要的,每一堂语言训练课都或隐或显地起着有效的控制作用。语言训练教学除了课内教学的一翼外,还有课外教学的一翼。在课外教学中,这四个控制手段是同样适用的。教师按每学期训练的总要求,制订与课内教学总进程相适应的课外教学计划,开展文学社活动、专题读写组合活动(由教师布置或学生提出专题,如介绍一本新书、讨论某个问题等,一个学生牵头,组织几个学生承担,任务完成就解散的短期学习组织)、比赛活动等等。这就形成了一个协调和谐的“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教学局面。每个训练点的“语言——思维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形成更深厚更广阔的信息储存系统,产生更好的语言训练实效。


《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7739.html

  • 上一篇范文: 指点规律创新课型
  • 下一篇范文: “自能作文”教学体会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