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物理教学中如何处理“阅读材料”
五年制高职物理(苏大版)课本第一、二两册共十三章,编入了四十四篇“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短小精悍,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既与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阅读材料”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物理学史、物理思维方法的介绍;有生产、生活中实用技术的介绍;有最新科技成就的展示和近代物理知识的发展与展望;还有一些是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深刻挖掘“阅读材料”的内涵与外延,整体认识其所蕴含的教育因素,那它将在德育、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但许多教师对“阅读材料”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很多偏见与误区。笔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结果发现绝大数教师认为职业学校学生又不参加高考,“阅读材料”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根本没必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和交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1.缺乏现代课程理念。现代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发展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会学习、会思考、能创新的新型人才。物理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习惯和能力。“阅读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以“阅读材料”为素材,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阅读材料”的功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缺乏教改意识。有些教师认为教改是普中老师的事,职业教育不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教师由于自身素质及传统观念的束缚,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复习—引导—讲授—巩固—作业”,缺乏创新精神。实际上,“阅读材料”是教师可以利用改革的一个舞台,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教师可利用“阅读材料”这个平台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教学模式、活动讨论式教学模式、专题讲座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就职教现行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1.正确认识“阅读材料”的指导思想,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教师要认真研究“阅读材料”,充分认识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阅读材料”是围绕教材的教育宗旨、突出教学要点而切入教材中的,其中有的是对教材的拓宽,有的是对难点的注解,有的是物理学史的介绍,有的是实际的应用等。应该说每一篇“阅读材料”都是紧扣相关教材知识而设计的,实际上是对课本内容的延伸和扩展。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理论和技能中需要的知识,围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挖掘其涵盖的内容和教育教学功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智力素质和能力素质的目的,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阅读材料”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育功能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阅读材料”来理解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难点,达到增强双基、巩固知识的目的。例如,教师用“斜拉桥”、“迎风前进的小车”等“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同时也使学生知道物理学科知识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中的应用。
“阅读材料”中有许多生活中的物理,构成了妙趣横生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知识载体,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到物理知识所蕴含的美妙、生动、有趣的一面。如“现代公路上的道路反光标志”、“骑自行车急刹前轮不安全”、“冰箱、空调的制冷”、“雷电和避雷针”、“磁致冷技术”等“阅读材料”,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因此,这些内容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大大地激发出学生对物理世界的浓厚兴趣,进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阅读材料”中有丰富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教学中要实现从单纯传授知识到注重发展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把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到“阅读材料”的教学之中,有计划地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步骤,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推理、学会学习。如“如何确定古木的年代”、“费米用纸片测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库仑扭秤实验”等“阅读材料”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知识的创新能力、自学钻研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3.充分发挥和挖掘“阅读材料”的德育功能
“阅读材料”中的物理学史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可供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其德育的素材。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渗透教育,努力做到教书育人。如“阅读材料”“牛顿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物理学家的成功是离不开他们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他们因为不畏艰险,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才取得了辉煌成绩,对学生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