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光辉如何洒照“负重”校长
二、原因
江良友:现在学校正在扩建,资金是个很大的问题,上边给的钱远远不够,那就得去贷款;贷款也不好贷,要进行评估、考察,看你这个学校有没有还贷的能力等等,又是一大摊子事情。
生源方面,现在整个中招秩序比较混乱。其他一些竞争学校高价买学生,想尽各种办法来招生。我们学校靠老师们努力着,教学质量还行,能招上生来,但一旦招不上来,我这个校长就是罪人了,怎么没有压力呢?
升学方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都让升学率压得喘不过气来,星期天要加班加点,寒暑假也不能休息,最后都是为了升学率。
吴国通:对于我们的校长来说,本质上还是一个教师,基本上都是从教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只是经过后天的一些培训之后,才走上了领导岗位。从这方面来说,在真正的管理层次上就形成了一种先天不足,没有严格的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如何进行管理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而国家对于校长培训也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培训机构或者专门院校,这就使得校长在后天补救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接受一种系统的培训。正是由于这种先天加后天的不足让校长走上领导岗位之后,管理能力显得有些苍白,管理往往陷于一种盲目的应付状态。
实际上,除了这样的一种专业准备不足以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多头领导也是让校长们疲于奔命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现在管学校的行政机构设置过于复杂,常常是这个部门要搞检查,那个部门要搞评比。这样,校长不仅要抓学校的教育教学,还要应付上面“摊派下来”的各种活动,整天忙得团团转,可是到头来仔细反思一下,却发现没有做出什么特色。这就是绝大多数的校长为什么觉得自己在超负荷工作,但是却忙于事务性工作的原因。
三、办法
江良友:几乎所有的中学,加班加点情况都很严重。怎么能轻松?只有下死命令。如果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真能做到“谁加班加点,我就处理你校长”,那就行了。
怎么能不这么累?目前看是没有办法,因为时间上必须有保障,有些事情校长不出面不行。只能以自然的心态来看待一切,别抱怨,抱怨没有意义,抱怨甚至会导致一事无成。
还有,就是在学校里,校长不要做光杆司令,要充分发挥大家所能。
吴国通:实际上,要想缓解校长工作的这种现状,我认为上级部门应该精简一些。比如在解放后的那几年,整个前门片区管教育的也就是三个人,一个督导员,一个负责文教的干事,一个管财务,各个学校照样办得好好的。所以说部门精简一些,下达的指令少一些,那么校长才能更加务实,才能使自己在校长这个职务上发展得更加专业一些。毕竟教育事业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管是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是要按照这个规律来办的,不能因为一些人为的因素而扭曲。
《人文光辉如何洒照“负重”校长(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