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全球化”研究
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从“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来看,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
首先是教育观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观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终身教育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产业理论;
等等
正是在观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模仿和新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义务教育制度。自200年前德国最先创立义务教育制度后,目前义务教育制度已经在全球得到普及,尽管各国在义务教育的年限上有较大的差异,但它的基本原则,比如普及性原则、强制性原则等都得到普遍遵守。
其它如学校制度、学位制度等都有非常相似的制度架构。
再看教育内容。尽管世界各国的课程和教材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但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统一性,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内容在学科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常见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课程框架以及“工具、知识和教化”课程框架等等。
在教育手段方面,综合运用电视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并且正在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具有全球性特色的教育活动形式。
可以肯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之间的交流会更加便利,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
3.全球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无论是一国政府还是教育研究人员,都还没有自觉地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分析、研究和规划一国的教育体系,教育也一向被认为是国家主权垄断的领域。但是,这种认识目前已经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而我们的政府和研究人员却都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挑战之一来自美国的教育实践。我们注意到,对美国教育的评价常常表现出令人困惑的矛盾:她的基础教育经常受到美国国内和国外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从五十年代的课程改革到九十年代制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都是建立在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否定评价之上的。尽管如此,美国却有全球最优秀的大学和最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她的经济发展也未受到那个“低劣的”基础教育的困扰,这是传统教育理论难以解释的。但是,如果我们摆脱传统教育理论把一国教育体系限制在该国疆界内的思维定势,同时注意到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入国这样一个显见的事实,则我们就不得不承认美国教育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开放式的高效率的全球化教育体系,以此分析上面所说的矛盾也就不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以美国教育为代表的“全球化教育体系”是“教育全球化”现象中“全球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
挑战之二来自晚近发展起来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
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教学互动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都表现出与传统教育完全不一样的特点,“稳定的师生关系、面对面的交流、在一个确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这些传统教育中的基本特征在“网络教育”中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开放性和学习者选择权”并因此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型教育活动类型和传统教育的强劲竞争对手。
“教育全球化”研究(第2页) 来自: 第一范文网
美国有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约占全日制在校学生的32%,此外,还有21%的高等学校计划在今后3年内开展远程教育;学历学位教育是美国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163.2万名远程教育注册学生中,有143.3万名攻读学历或学位课程,其中本科生为108.2万名,研究生为28.1万名;学费与在校学生相仿;远程教育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数达到4.9万个,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的所有学科和专业;到1998年,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占60%左右,比3年前增长了3倍,其余学校也将在3年内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
31所教育部远程教育试点重点高校名单(2000年)第一类:既可招收参加全国高考和成人高考的生源,也可学校自主考试录取,招生条件由学校自主决定招收清华大 《“教育全球化”研究(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8203.html
首先是教育观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观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终身教育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产业理论;
等等
正是在观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模仿和新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义务教育制度。自200年前德国最先创立义务教育制度后,目前义务教育制度已经在全球得到普及,尽管各国在义务教育的年限上有较大的差异,但它的基本原则,比如普及性原则、强制性原则等都得到普遍遵守。
其它如学校制度、学位制度等都有非常相似的制度架构。
再看教育内容。尽管世界各国的课程和教材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但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统一性,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内容在学科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常见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课程框架以及“工具、知识和教化”课程框架等等。
在教育手段方面,综合运用电视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并且正在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具有全球性特色的教育活动形式。
可以肯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之间的交流会更加便利,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
3.全球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无论是一国政府还是教育研究人员,都还没有自觉地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分析、研究和规划一国的教育体系,教育也一向被认为是国家主权垄断的领域。但是,这种认识目前已经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而我们的政府和研究人员却都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挑战之一来自美国的教育实践。我们注意到,对美国教育的评价常常表现出令人困惑的矛盾:她的基础教育经常受到美国国内和国外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从五十年代的课程改革到九十年代制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都是建立在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否定评价之上的。尽管如此,美国却有全球最优秀的大学和最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她的经济发展也未受到那个“低劣的”基础教育的困扰,这是传统教育理论难以解释的。但是,如果我们摆脱传统教育理论把一国教育体系限制在该国疆界内的思维定势,同时注意到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入国这样一个显见的事实,则我们就不得不承认美国教育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开放式的高效率的全球化教育体系,以此分析上面所说的矛盾也就不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以美国教育为代表的“全球化教育体系”是“教育全球化”现象中“全球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
挑战之二来自晚近发展起来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
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教学互动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都表现出与传统教育完全不一样的特点,“稳定的师生关系、面对面的交流、在一个确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这些传统教育中的基本特征在“网络教育”中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开放性和学习者选择权”并因此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型教育活动类型和传统教育的强劲竞争对手。
“教育全球化”研究(第2页) 来自: 第一范文网
美国有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约占全日制在校学生的32%,此外,还有21%的高等学校计划在今后3年内开展远程教育;学历学位教育是美国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163.2万名远程教育注册学生中,有143.3万名攻读学历或学位课程,其中本科生为108.2万名,研究生为28.1万名;学费与在校学生相仿;远程教育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数达到4.9万个,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的所有学科和专业;到1998年,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占60%左右,比3年前增长了3倍,其余学校也将在3年内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
31所教育部远程教育试点重点高校名单(2000年)第一类:既可招收参加全国高考和成人高考的生源,也可学校自主考试录取,招生条件由学校自主决定招收清华大 《“教育全球化”研究(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