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教育学生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题目写出来后,我自己都感觉到有些不知所措,但我想这也许更是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你可能会回答: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让学生学会教材内容;学生学会了课本知识就是学生达到了到学校学习的目的……这些答案乍听起来是对的,但仔细想想又是多么片面、多么狭隘呀!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你教育的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仅仅将知识或是单纯的教材内容做为培养学生的目标那这个老师应该说是很不优秀的,只是一个教书匠而已,他永远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只能说是一个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媒介工具。
设立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功的出发点,那些98%的人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都没有设立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的第一步。
做为教师如果想在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耕耘出更多绚丽的硕果,就必须首先为自己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教育理想,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人生理想所在;其次是根据自己所任教的每个学生情况为其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才能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地、有方向性地向前拼搏。
当然,明确目标不只是一个愿望而已,还必须形成一股强烈的内在动力,在其驱动下去尽自己的努力实现它。
在《新课程标准》中很明确地阐述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另外,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也进行了具体的解释:
语文:语文教育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数学:在教学实施建议中,力图促使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展现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教学过程。
外语: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物理、化学:激发学习兴趣。提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
生物:了解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使学生全面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必备的知识。
历史与社会:体现时代精神。大力提倡人文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体育:坚持"健康第一" 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
艺术:情感与审美的教育。回归艺术教育的本质,使艺术课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
如果教师们认真研究了《新课程标准》,一定会很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将死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更多的体现思想、精神、观点、理念的东西等待我们去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