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车工实习分层教学的实践
摘 要 分层教学是根据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应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从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能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要对目标、授课、课堂、学生、考评,训练内容等进行分层,用不同的标准来区别评价,分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 成效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普高升温,大部分独生子女的家庭选择孩子上高中,剩下来都是些基础较差,家庭环境,经济条件都不好的学生选择了技工学校,生源质量的下滑,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学生群体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的现实,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我们开展了以“在车工实习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题的教学研究,构建了“基础培训+强化练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成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成绩和操作技能。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学习条件是指学生学习并掌握新学内容必须的学习时间以及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等”。
(二)分层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他具体特点,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分层教学就是依据这一思想,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具体差异,在教学中赋予学生不同程度的目的要求,达到因材、因人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水平。
(三)“层次性原理”在课堂教学中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交流可分为不同层次:元素层次(词语交流);命题层次(语句交流);模式层次(语句网络交流)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其中分层次教学是一种好的形式。
(四)原苏联教育学家替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分层次教学在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状况,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它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促使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强调教育不是为少数人的教育,是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根据具体实际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二、实习课分层教学的方法
(一)实习教学目标分层。在分层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和技能水平,按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取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办法,把实习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续的几个分目标:由车单一内容练习到综合练习,由精度较低到精度较高的单一和综合练习。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步并逐步达到大纲要求,对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同学允许他们加工高精度、难度的练习。拟定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练习量过大,使学生消化不良,失去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减少练习量,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接受和操作能力,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只有对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有效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二)实习学生分层。根据《目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在实施目标教学中,我们提倡在不改变教学班的前提下,混合编组进行自学、辅导合作达标。”良好的合作达标小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良环境。学生在这样环境里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既乐于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又容易在共同活动中接受教育,相互诱发增强自我教育力量。促进学生的转变,又催发了优秀学生成批成长的共同效应。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分层教学的模式。据第一学期的学生学习具体情况,将2002车工班作为试验班,教师通过学生回答课堂提问,车刀刃磨、练习工件的加工质量,操作技能及第一学期每周的实习练习成绩统计,据学生的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将学生划分为A层(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B层(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基础及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三个层次。这种分层老师掌握调节、不排名次、不宣布等级,只宣布每组人员在操作及练习中的不同要求,对每周下来实习成绩有进步的学生予以表扬,并随时恰当地调整其层次,并进行加操行分进行鼓励。
(三)实习分层授课。在实习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中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一般步骤为: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