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职教论文 >> 正文

职教论文|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认识和思考


     二、实行学分制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1、学分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高新技术的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确立,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有灵活的课程结构,主动适应市场的供求变化,以确保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变化需求的素质。学分制的弹性选课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强化专业方向,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
   2、能使学生扬长避短地得到发展。
   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真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长处也有短处,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人才和劳动者。只有让受教育者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才能使其真正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人才和劳动者。
   生源参差不齐、差异显著是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正视的现实,应通过弹性选课予以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地得到发展。
   3、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实行学分制,授课教师的收入往往与选听其课的学生多少及讲课次数多少挂钩,可以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让学生有选择教师的权利,促进教师发挥业务专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定,改革传统的学习制度,实行弹性的学制,与国际职业教育的模式相接轨,这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学分制的实行符合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要求,能保证弹性学制的顺利运作,能促进学校办学的多元化发展,增强办学的灵活性。
   三、实行学分制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立适应学分制的课程模式。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适应于学分制的模块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可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不但强调课程模式与教学制度创新密切相关,而且提出了明确要求。学分制的课程结构应该由必修的“宽基础”课程板块和选修的“活模块”课程所构成。
   ⑴、必修课。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必开课程及保证学生培养规格必须修读的课程,它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程。
   ⑵、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选修课又分必选课和任选课。必选课是指与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相关,构成专业特色的部分课程组合。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专业定位、学校开设课程,在限选课组合模块中选修若干课程。任选课指拓宽学生适应面,培养和发展与学生兴趣特长和潜能的课程。学生可依据自身需要、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自主选修若干课程。学校应充分重视任选课的设置,提供较多备选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必修课、必选课、任选课三者之间的学分比例要恰当,必修课约占70%,必选课占20%,任选课占10%。随着办学条件的完善,应适当加大任选课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修读课程的权利,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2、用学分和学分绩来构建评价体系。
    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和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计算课程学分一般以16-18课时为1学分,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则以32-36课时为1学分。三年制毕业生总学分一般要达到150-170学分。       
    由于学分仅反映学生学习份量的多少,不能完全表示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因此,会使学生产生“不求高分,但求及格”、“60分万岁”的想法,为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采用学分绩来衡量学习质量的好坏。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用课程成绩对课程学分进行加权计算,加权的方式可采用:
     ⑴、百分数加权。学分绩=课程成绩%×课程学分
     ⑵、分等级加权。将课程的成绩分为五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按下表的加权系数进行计算:

成绩等级

职教论文|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认识和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844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职教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