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教育的教学模式
在中学开展信息教育是为了建立起一套以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新型教学体系,它需要在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诸方面进行改革。
(1)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组织 信息教育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借助项目的活动来融合各类知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教育的基础之一,但信息教育不是单纯的计算机课、软件课。在基于项目的教学安排中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于综合知识的学习之中。例如,在“中国民俗文化”一课中,让学生从中国历代的饰物、衣着、风俗、器皿及有关文字作品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将历史、地理、语文等多学科结合在一起。各个学生兴趣小组分工编写“去XX地旅游”的小报告;去该地怎么选择最佳的交通路线,到了该地看什么,有什么历史古迹、风俗人情、土特产品;学生们在小组协作讨论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书籍、导游资料来找资料,也可以打电话问旅行社、火车站、还可以查找网络上的有关信息,使得多学科知识在活动中得到重组、综合,在活动中学会了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也学会了使用信息工具。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内容 信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的三大能力。从各类期刊、报纸、Internet、光盘等媒体中精选适合中学教学的内容。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上网条件时,要充分注意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如长时间人—机工作方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网络上不良信息对学生消极影响等。应该有计划地采取对策,如加强协作学习的人—人交流活动,建立校园网络的信息组织过滤机制,增强学生抵制和拒绝信息污染的免疫能力。
(3)以评价学生信息能力为主的考核体系 以卷面考试来判定能力的方法是不适合现代信息课的,而以采用基于项目与活动的考核为宜。考试内容60%是小制作,例如反映个人和小组兴趣的网页、幻灯、小报告,另外40%的内容是利用学生掌握的信息工具去查找一些知识的测验,例如在网上查找第几届奥运会的主办国是谁,举办城市是哪里,吉祥物是什么;通过这些能力的测试,能够让学生完成作品时产生成就感,逐步建立面向信息时代的自信心,同时也不再视考试为负担,从而为在今后学习中不断提高信息能力,为将信息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中学信息教育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