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学氛围


[作者]  王光厚

[内容]

 

现行的中师《阅读和写作》教材中,选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古今名篇、中外佳作兼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齐聚。文学作品的教学与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非文学作品的教学相比,有迥然不同的特点。其中,致力于营造一 种浓郁的课堂文学氛围便是一主要特性。

别林斯基说:“政治经济学家被统计材料武装着,诉诸读者或听众以理智,证明某一社会状况由于某一原因业已大为改善或大为恶化;诗人被生动而鲜明的现实描写武装着,诉诸读者以想象,在真实的图画里显示某一社会状况由于某一原因业已大为改善或大为恶化。

所谓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学氛围,指教师在准确、全面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灵魂底蕴、艺术表现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讲解,表情神态,动作活动,美术音乐等,绘声绘色、形神兼备地于堂上营造出一种为该作品所特有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如亲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从而深刻地领会作品,消化作品。

怎样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学氛围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情感修养。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态度,还要有从事语文工作所必须的敏感、多思,富于激情的艺术家气质、诗人气质,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很难想象,一个感情平淡、反应麻木、读书无动于衷的教师,能以情动人,激发学生对美和光明的强烈渴望与追求。

其次,要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在情感上都有一个基本格调,或豪放、热烈,或优美、恬静;或清新、淡雅,或凝重、厚实;或冷峻、哀婉,或轻松、幽默;或昂扬、深邃,或悲切、肃穆;……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情绪笼罩全篇,渲染出一种不满黑暗现实,却又无以超脱的苦闷、?徨之情,构成了“淡淡的哀愁”的基调。

备课时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文蕴意,将作家倾注在作品中的丰富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处境、性格命运中去,为在堂上“倾诉”这种情感作好准备。

第三,要借助朗读、讲解、表情、动作摹拟形象,外化作品主题,构筑作品意境。

教师朗读课文、讲解作品,要饱含作品的情感,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不同情境的不同情愫,“因情制宜”,须昂奋时昂奋,当低沉处低沉,做到时有气吞山河之慨,时有满口流香之美,时有拔地急起之动,时有寒塘映月之静,让浓郁、饱满的情感一如江河之水,汨汨流入学生的心田,如《娘子关前》一课,讲到日寇的铁蹄践踏太行山区后留下的凄凉景象,“半夜我冷醒,听见屋外的风吹得呼呼地作响。在风里,远远的有婴儿哭声”时,教师的语言应低沉。缓慢、沉重,传达出“悲悲惨惨凄凄”的艺术情感。而到了“还我河山”一节,则怒火陡起,力量激增,借震撼人心的呐喊表现出消灭敌人、讨还国债的滔天怒火和无穷力量。

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往往能把某些难以言表的微妙、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准确、精密地显露出来。教学时教师要依循着作品情感的变化、发展的脉络,自如地调整着面部的表情、神态,喜则眉飞色舞,怒则切齿圆睛,哀则蹙额锁眉,乐则笑逐颜开。贴切、得体的动作、活动,是一种体态语言,同样能描摹事物的复杂情状,披露人的内心的微妙情感。

第四,借助视听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气氛。

视听教学包括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绘画和摄影等实施教学的手段,它们形象、生动、具体,直观性强,可收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潮效果。充分使用视听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感染学生的良好途径。如讲授《长江三峡》,可以找一些描绘三峡的绘画或摄影作品悬挂在黑板上,或放映有关影视片,对照课文,联系画面,让学生“亲眼”目睹三峡的绚丽风光,加深对课文的感受。讲解《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可用录音机放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藉以烘托出悲怆、沉重的气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郁的课堂文学氛围,可以开启学生心扉,深入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领悟作品的精髓。从而丰富学生情趣,提高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形成健康、成熟的审美观,使学生的心灵变得更纯净,更丰富,更优美,更坚强。

 


《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学氛围》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8818.html

  • 上一篇范文: 试论语文习惯的养成
  • 下一篇范文: “人课”教学观的倡导者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