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职教论文 >> 正文

浅议技工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摘  要] 课堂教学改革是技工教育改革的最基本单位和最终环节,其目标指向必须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改革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

    [关键词] 技工教育  课堂教学  理念  原则

  我国技工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改革之势已然是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仰或尝试,各级各类技工学校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技工教育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的课堂,却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其实并无半分起色——除为数不多的教师在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改革尝试之外,大多数教师在等待、观望,大部分课堂依然是“死水一潭”。

  一、探析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技工教育工作者都有基本的共识: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亟需改革。是什么原因导致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呢?

  (一)只注意到“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管理学中的“短板原理”告诉我们,管理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同样道理,改革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点”,而是体现在“面”上。不可否认,的确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推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然而又有几种教育方法进行了切实的推广呢?我觉得,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二)只注重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总结。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者始终关注着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不重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很多有益的教学方法未能及时得到推广,并因此打消了很多有为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应当是课堂教学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而与之不相同适应的是课堂教学内容必须紧扣统编教材,教师和学生不能逾越管理者所制定的规范,超越于某种理论的实践创新也得不到及时的认可,这显然违背了管理学中的“发展原理”。

  (三)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亦是如此。根据“系统原理”,只有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整体联动,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两个重要的因素,两方面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当然,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技工教育尤其重要。

  二、衡量技工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尺度

  技工教育改革的最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但技工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性”为首要原则 。

  我们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然而,对技工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却不能忽略是它的价值属性。僻如说,某一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我们教改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适应新型企业需要的真正的技术人才,所以对技工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有新的认识。

  (一)技工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岗位针对性”。

  (二)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质不容忽视。

  (三)技工教育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技工教育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

  换言之,技工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即有效率,有效果

浅议技工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899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职教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