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师德论文 >> 正文

尊重,点击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令人难以置信的师生互动效应。他们重新认识学生,同时也重新认识自我。教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请学生坐下来谈话”、“不从窥视孔中看人”、“不用‘差生’一词”、“先向学生问好”等做法,正是老师们尊重学生的体现。而这点点滴滴折射出的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在于服务。
  “尊重”教育带来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效应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过去,教师不能正确看待家长,尤其是“后进生”的家长。总认为家长不负责任,不与老师配合。有的甚至把家长请到学校,连同家长一起训斥。在实施“尊重”教育中,老师们认识到家长也是被尊重的对象,不再一味地埋怨家长,而是和他们共同探讨教育子女的方法。教师和家长形成的强大合力,最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德顺:课题触及了当今时代的脉搏,抓住了当今时代的一个敏感点:要重新唤醒一度沉睡的尊重精神。民族精神落实到人的身上,应该从认识尊重、懂得尊重开始,它是我们解决许多具体现实问题的一个关节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有高低之分的,但最基础的道德品质是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每个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每个角色的权力和责任都被理解和尊重,这是一种很高的文明。尊重不是个人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启贤:尊重是最起码的道德共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最重要的首先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道德,就谈不上交往。它是全球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道德共识,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只要我们做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我们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尊重”教育这个课题非常好,是道德教育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一次有创新的突破。
  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研究员李意如:“尊重”教育研究可谓“一个课题搞活了一个区的德育”。这项课题研究目的实在,选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引入了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同时也给了校长、教师和家长很大的创造、研究的空间,启迪了他们教育的智慧。
  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教授胡筠若:课题很有特色。一是抓做人基础,在道德教育研究领域中是比较突出的。过去的研究往往比较笼统,真正在研究上落实到个人的基础道德少有人做,是很重要的。二是抓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很不容易,在这方面缺少研究、缺少实践,这个课题特色突出,很有实际意义。东城区研究的价值不在于最后拿出来的成果的绝对水平,而在于这种思路是好的。
  【教师心得】
  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北京74中教师 阴玮薇
  被人尊重是一种权利,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北京165中教师 曲盈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发言权,这才是教育。——北京164中副校长 翟宗
  哪怕有一分的希望,也不应该放弃对学生的信任。——北京163中教师 俞武红
  宽容不等于纵容,它是严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和信任。——北京55中教师 蒋京丽
  学生的世界中,有那么多教师未知的东西,把根扎下去,那一个个鲜活的、独具特色的生命,是我们永不枯竭的营养源。——北京5中教师 陈颖
  一个表扬,一个微笑,对成绩好的学生是锦上添花,对那些需要鼓励的学生则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轻松且美丽;“雪中送炭”辛苦但重要。——北京55中教师 王红

尊重,点击道德教育的切入点(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917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师德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