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学校管理的新模式----校本管理
二、“校本管理”的产生是一种管理哲学的改变
“校本管理”的产生是一种管理哲学的改变。如前所述,这场改变是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形态”到“内控形态”的转变。
传统的管理哲学有以下的假设:
1.一个理性的行政管理科层结构是必须的,从管理的策略讲也应当如此;
2.集权化乃至于权力统一在中央或者中心机构是在所难免的;
3.机会均等是基于平均地给予各组织应有的资源。
“外控”的管理形式基于以上这些假设。如教育系统保持在雏形或简单的结构上,“外控”管理形式也可以发挥相对有效的作用。但当教育系统变得庞大及复杂时,“外控管理”就不能覆盖系统内部的每一单位或细节。整个系统的运作及其成败,就全凭各单位的互相配合,以及看它的主体是否得到发挥。“外控”的教育管理哲学比较适合于传统农业社会中结构相对简单的学校,在现代工业社会,学校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外控”的教育管理哲学很难适合它的需要,也很难跟上它瞬息万变的变化。
当传统的管理哲学不再适用及受到冲击,管理的形态就必须基于新的假设之上。“外控”的管理方式行不通时,就趋于尝试以“内控”的策略来管理。
“校本管理”的管理哲学有以下的假设:
1.学校及社区应被给予更大的权力,去管理其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2.学校管理的策略应注重“权力下放”(decentralization)、“授权”(delegation)等概念。在这里,“权力下放”(decentralization)、“授权”(delegation)等都是后现代主义哲学流行的理念;
3.应该根据社区和学校本身的特点,分配学校教育资源。
本世纪中叶以来,后现代主义产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后现代主义对教育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西方,许多遗传思想家都介入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研究。后现代主义强调“边缘化”(decenteling),对现代西方的学校管理有一定的影响。所谓“边缘化”,有人也翻译成“去中心”或者“分散化”,指取缔任何中心事物和压倒一切的真理。它意味着后现代主义主张把注意力集中到边缘事物上去。这也影响到学校教育管理。上述所谓的“权力下放”、“授权”等术语,就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影响下产生的。
《当代西方学校管理的新模式----校本管理(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