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基本题型分析及答题要旨
[例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变化。
旧的两极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领导人声称:“我们难得有机会----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美国人认为他们需要“为下一个世纪成为美国的世纪作好准备。”他们的另一位前任领导人说:“以进取的姿态追求我国的对外政策利益会自然地加强中美关系,应采取行动时却无所作为会伤害美中关系……但是我们决不要忘记,我们是为自己干,而
不是为中国干。”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1)美国关于建立新的国际体系的出发点及其主张说明了什么?
(2)评论“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宜”,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什么总是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
这是1992年高考政治试题。题目出得很巧。“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一俗语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定的经济学道理。但是也不尽如此,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确能购买到“货又好,价格又便宜”的商品,也就是“价廉物美”的商品(这里的“价”在俗语中是指价格,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可能用较低的价格出售自己“物美”的商品;有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加快资金周转,采劝薄利多销”的办法,也可能用较低的价格出售“物美”的商品;另外,当某种“物美”的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人们也可能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正是根据这个实际情况,命题者设计了这道试题,既贴近实际生活,又包含着一定的经济学的道理,使试题富有较高的技巧性。
简答题的“活”与“巧”的特点,要求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以及贴近身边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培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解答简答题的能力。
从高考政治命题改革深化阶段的简答题及其趋势来看,它将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更多注意变通性、综合性、灵活性和技巧性,使简答题与简析、简评结合起来。“题目在书外,观点在书中”,答案要求分层次递进提高,使简答题、辨析题更多地担负起考查能力区分考生的任务。这就要求考生在深入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上下更大的功夫。
四、辨析题
所谓辨析题,就是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或现象,有辨有析,辨析结合,或有辨有评,辨评结合。待辨析的观点或现象以及辨析评论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当根据试题的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就待辨析的观点来说,有的是正确观点,有的是错误观点;有的具有两重性,需要作阶级的、历史的分析;有的具有条件性,需要根据条件作具体分析;有的带有根本性的缺陷,但有合理的因素;有的从总体上可以成立,但有不科学的成分。总之,应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辨析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例题]某守法公民发现朋友寄给他的信件被公安机关拆开过,十分气愤,认为公安机关检查他的信件是不合法的。
这是1991年“三南”试题,此题的主要特点是它的条件性,必须根据条件来展开思维和组织答案。
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道辨析题就是根据这条宪法规定的特点设计和拟定的。
(2)在创设的特定情景中分辨是非。
[例题]甲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没实际意义。
乙表示不同意。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看不见的,摸不到的,只有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才有实际意义。
这是1992年“三南”试题。此题的主要特点是它有一个特设的情景,必须把有关理论知识和特设的情景结合起来进行辨析。
(3)辨析与反驳的结合。
[例题]“专政就意味着消灭民主”
这是1992年“三南”试题。此题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反驳性。也就是说此题不是对题中的观点作辨证分析,不是指出这不准确的,糊涂的或者带有攻击性的观点中有什么合理的因素,而是指出它的不准确的所在;对攻击者来说,则试题使用了新材料,要求考生在新创设的情景中充分发挥自己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考生不仅要明确“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提供评价美国的所谓“国际新体系”的标准。一部分考生不是根据我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则立场和主张来分析问题,而是从意识形态的差异来评论美国所谓“国际新体系”。显然,评论的标准和视角发生了偏差,这说明这些考生的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高考政治基本题型分析及答题要旨(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