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语言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据说,美国康乃尔大学曾作过这样的试验。他们把一只青蛙,突然扔进滚沸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奋力一跃,竟跳出油锅,安然逃生。过了一会儿,他们又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水的锅下加热,待到青蛙觉察出水温的提高危及生命时,它却再也没有了那奋力一跃的力量,而只能葬身锅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K1)
_____。
类似青蛙试验的故事,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很多的。北宋欧阳修在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介绍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就是一例。
李存勖(K2)_____。
一个动物的实验,一个历史的真实,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K3)_____。
第1题既涉及语言形式又涉及语言内容。第2题涉及特定语言环境(语境),是应变语言,也是一种放慢了速度的口语训练。第3题综合性最强,是训练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的综合训练题。
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是可以较有效地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水平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老师都在努力探索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我校特级教师顾德希先生一直致力于文章阅读的知识体系的构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教学中,顾老师提出用设题、解题的办法模拟学生阅读过程,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这一做法在我们语文组得到推广,是行之有效的。
这一做法主要是依据教学目的和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出一套有启发性的、有梯度的、有思维难度的问题。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受到语言和思维训练,学习分析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青年教师科建宇在讲解自读课《左忠毅公逸事》一课时设计的问题和教学步骤:
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
1.文中记叙了左光斗哪些事迹?表现他什么精神?
2.文中记叙了史可法哪些事迹?表现他什么品质?
3.文中写史可法对表现主人公左光斗有什么作用?
4.作者方苞是如何知道文中所叙之事的?
进一步使学生加深理解:
5.左公“呈卷,即面署第一”,这样做是否有些草率?
6.史可法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句话是对左光斗的理解,还是误解,为什么?
教师讲解介绍桐城派“义法”的创作理论,请学生分析写作特色:
7.请你从“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两个角度谈谈对本文内容和章法的理解。
用当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形式落实本课词语难点和其他语言知识点:
8.词语练习(略)
从科老师教学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
设题要抓住原文的重点。
设题要精,不要琐细、零散。
设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但又不是张口就来,要“促”学生去读课文,去动脑筋思索,去概括,去考虑怎样才能完整、准确、全面的回答。
设题要有梯度、有难度,使学生感到上课有滋味,有趣味。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要“上几个台阶”,较为平坦的台阶大家都上来了,较高的台阶只有少数人能上来,其他人由大伙儿把他推上来,由老师把他拉上来。上述8个题,3、4题比1、2题难一些,5、6题比前几题又难一些,第7题是为水平高的同学准备的“偏饭”,其他同学听听,能“喝点儿汤”,有所得,也就够了,第8
题是“干货”,要落实、要扎实。
教师的作用则不止于设题,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防止走偏,要随机应变(甚至临时改变教学计划),还要启发、引导。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而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只有用学生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来检验。
《注重语言训练培养思维能力(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