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正文

我们的德育实效性为何不高?


头三:学校的礼堂里正在召开“向……英雄学习”的动员大会,孩子们正襟危坐,听着一位位大人的讲话,“要在学校掀起学习英雄的高潮。”接下来,一些学生代表上台慷慨陈词:“我们一定以英雄为榜样,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让我们郑重地签上我们的名字,以表示我们坚强的决心和永远的承诺。”接着孩子们排起长龙,在一幅幅长卷上龙飞凤舞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活动结束了,隆重热烈的场面,激动人心的口号,新闻媒体的宣传,都认为德育效果很不错了,然而,这些活动究竟有多大的实效?孩子们不参加不行,那会被扣上“不参加集体活动”、“思想上不求上进”的帽子;参加吧,又不情愿,真的没意思,大人们一厢情愿的活动形式,对孩子们来说,枯燥、乏味,叩不开孩子的心扉。

  再看看我们的品德课,教师在黑板上讲道德,学生在座位上听道德,老师在理论上阐述道德,学生配合着说一些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这样,孩子们所经历的道德教育总是在唱高调、掀高潮中度过,如:“我与英雄比一比,我与英雄差哪里?”“做……式的好少年”、“为……做贡献签名活动”。不难想像,在他们看来,道德是空泛的,是可以表态、承诺而可以不去做的。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在会上大谈学习雷锋叔叔艰苦朴素好思想的学生,为了得到一辆更好的名牌自行车与家长大吵大闹;一个签名承诺保护环境的学生,却在郊游时随手丢弃垃圾;一个在学校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好学生”,晚饭后为拒绝扫地与母亲大发雷霆……

  我们的德育经常给学生提一些诸如“努力争当一名好学生”的空洞、宽泛的目标,超前给孩子提一些他们并不理解的道德概念,而不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切合学生发展的努力目标和成长承诺。如果目标是针对学生的问题制定的,比较具体,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才会认可它,进而以自律的姿态去践行,而不是被动地遵守。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回家后,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庭生活需要的、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能持之以恒,养成习惯,那才是切合学生实际的。

  学生为什么会对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德育不是单单靠“口号”、“格言”、“警句”就能奏效的。要使德育生活化,进一步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就要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把德育做到孩子的心里去。

  如果学校道德教育只能在学生个体道德形成的外部起作用,而对学生心灵世界无所触及,那么就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道德是“自律”的,强调的是自觉,从心理学角度讲,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一种道德的形成,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为、道德习惯,最后才能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利用签名进行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将复杂的教育过程简单化了。

  当我们的教育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唤醒和鼓舞他们的道德自觉,在他们身上焕发出惊人的道德力量,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时,学生生活上求自理,学习上求自强,情感上求自控,思想上求自立,那么,德育工作的实效将大大增强。

  当我们制定并反复训练儿童达到课堂常规要求时,实际上也限定了儿童天性的发挥。

  教师,你了解孩子的天性吗?

  谈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高校长的言辞更加直截了当,这是影响德育实效的深层次问题。曾有人做过调查,一位教师在一天的工作中与学生交往的次数达1500次,在这么多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怎样的呢?

  一个学生,接连几次数学测验成绩不佳,他怯怯地拿着卷子找到老师:“老师,我真的想学好数学,可是……”

  “你要是想学好数学,除非华罗庚来教你。”

  孩子那刚刚燃起的求知上进的火花,就这样被老师的讥讽熄灭了,也许他从此再也没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校长十分感慨地说,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自认为出于对学生的好心,却没有把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放在眼里,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眼神儿,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句冷漠的话语,会给孩子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待遇,会让学生刻骨铭心。

  有一天,我将自己一天中对学生说过的话记录下来:

  “你会不会扫地,干吗呢?”

  “全班就你一个人有小动作,下操后留下重做。”

  “提醒你几次了,怎么还玩?学不学了?”

  “你们什么时候把队站好,咱们什么时候放学,站不好就重来,直到站好为止。”当我仔细回顾这一番话时,着实吃了一惊,90%的话语都是对学生的责备和训斥。

  请听听学生的心声:老师,我希望你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架教书的机器;老师,请你不仅教书,更要教我们做人;老师,请你也把我当人看,而不仅仅是你记分簿上的一个符号;老师,请你不要单看我的成绩,请你多看看我所做的努力。

  教师的一言一行、治学态度、学校氛围等都会对学生做人产生影响。每一个40分钟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段生命历程,让我们看看这段历程他们是怎样度过的。

  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这样的语言:

  “不准把手拿上来。”

  “起立坐下后不准出声。”

  “打开书,只许动手不许动嘴。”

  “因为你举手姿势不对,所以我不叫你回答。”

  “你怎么老坐不住,椅子上有钉子呀?”

  “说你呢,眼睛不要离开我。”

  “

我们的德育实效性为何不高?(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9612.html

  • 上一篇范文: 学校文化是什么?
  • 下一篇范文: “标签”不能随意贴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教学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