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学教育纵横谈
[作者] 高伟毅
[内容]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仍停留在单纯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上,忽视了语文课中文学性应具有的展示社会生活、陶冶精神情操和培育审美素养的作用。对此,中学文学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文学教育要树立文学形象的整体性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五个统一。
一、进行中学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既具备建设新时代的知识与能力,又能渡过更充实、更愉快、更有价值的人生,这已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素质教育成了人们都关注的热点。那么,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现在的中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呢?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对此已有准确和全面的概括,那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五部分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整体,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学》,商港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目前我国中学的课程设置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这五育服务,并围绕这五育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但是,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学教育却因还没有根本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摆不到应有的位置上,以至于本应主要承担文学教育任务的语文课仍停留在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上,而忽视语文课中文学性应具有的展示社会生活、陶冶精神情操和培育审美素养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对语文的兴趣日渐淡薄,从中认识不到语言作品的美妙之处,体会不出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谈不到由此受到心灵的震颤和感情的洗礼了。长此以往,尽管学生能分辨各种语言现象,通晓各种分析文章的方法,但他们很难透彻理解文章语言形式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宽广、深邃的意境,也不可能娴熟自如地运用语言工具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而因为不具备应有的文学知识与修养,也就不会有高尚的艺术情趣与审美鉴赏眼光。这样精神世界如此贫乏、文学素养如此欠缺的人怎能感受到未来世界社会生活的色彩斑斓与美好幸福,怎能通过欣赏美、创造美而获得生活的乐趣、精神的满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呢?
从社会发展来看,将来的人们肯定普遍具有更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应注意的是,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心灵、情感、品位这一层面上,也就是要从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学校中有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但文学作品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是政治说教代替不了的。《青春之歌》、《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说为一代人铸造了真诚崇拜的偶像,那些艺术形象的非凡经历成为了一代人共同认可的生活道路和奋斗目标,而现在他们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代人在社会进程中担当重任所依托的优秀品质与进
取精神不能说与当年所受的文学教育不无联系。可见,文学教育对依据我国教育方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社会学家认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是做一个现代人的必备条件。文学是人们借以进行审美活动的主要材料,文学鉴赏能力是审美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没有在学校接受系统、全面文学教育的机会。中学毕业后,也只是极少数升入大学文学专业的可以专门学习文学并在以后从事有关的工作。那么,在中学进行比较完整的文学教育,就好比给学生造一只航船,让它载着主人在今后的一生中去遨游文学的海洋,享受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仍不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学性,仍不能把文学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广大的中学生将无缘与文学结友;将丧失极其宝贵的充实文学素养、培养文学兴趣和提高文学水平的最佳时机,而且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可能将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这对一个生活在未来时代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实际上,当今的中学生是有强烈的接触文学的愿望的,校园里不是经常兴起某种文学热吗?可是这种自发的、盲目的读书潮往往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语文教育家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叶圣陶先生就曾针对一些青少年喜欢阅读鬼、神之类的书这一现象指出:“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必须认真。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不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长成起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当今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但只有精品才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和愉悦身心的审美价值,而文学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合理吸收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是按照自己的心理需求阅读文学作品的,中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正处在成熟前的动荡阶段,既蓬勃向上,热情充沛,又容易冲动,好走极端,所以不加强教育和疏导,就容易凭兴趣而盲从地把含有不良因素的读物看作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和好奇心的精神食粮。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中学进行比较正规的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外文学教育回顾
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前人早就有所认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他把诗的教育作用归为兴、观、群、怨、事父、事君、多识七个方面,涉及到思想政治、情绪美感、社会生活和知识修养。他提到的“诗”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教材《诗经》,所以孔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可见,孔子是很重视文学教育的。
我国古代还没有语文或文学一类的专门学科,但以封建道德教化为目的的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主要是通过儒家经典、神话故事和诗歌文选来传授的,而教学方法基本上又是以诵读为主,即使宋代以后广为流传的《三字经》、《百家姓》等用于识字的启蒙读物,也都是用琅琅上口的韵文编写的,这样就形成了我国传统的文学教学方法:朗读、感知、领悟。而这正好契合了文学作品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更便于体会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和韵律美。我们现在提倡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要运用形象思维的做法在古代教育中已有了充分体现,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可贵的文学教育财富。
近代以后,“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其文学性的特点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文学审美教育一直没有中断过。1903年张之洞等制定的《学务纲要》中专门谈到了“中国文辞”的学习,即中国历代各体文选;同时最早提出了“中国文学”这一科目名称。1912
年在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下,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校会施行规则》,提出了国文课的目的之一是“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强调了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此后以叶圣陶、朱自清等为代表的语文教育家们在其实际教学、编写教材和著书立说中都保持了鲜明的文学特色,坚持了文学教育的主张。我们从那一代人的经历和言论中就能感受到儒雅的文学风采和丰厚的文学底蕴,他们所具有的文学功力和文化修养实在令我辈仰慕不已。
解放以后在语文教育上更是掀起了一个文学教育
《中学文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