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正文

重视五“E”发挥隐性思想教育的作用


锋精神、抗洪精神等。与此同时,涌现出像陈永贵、蒋筑英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的许多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能够作为榜样的人物是很多的,既可以是革命领袖、英雄人物、模范工作者,也可以是身边的父母、教师,优秀的同学、同事等。印度著名的“城市蒙台梭利学校”,要求教师和家长都必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学校不仅为学生制定了价值观的课程,而且也为家长和教师开了价值观的课程;“城市蒙台梭利学校”还重视处处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一个学生无论他在哪一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都会受到奖励,并被学校宣传、树立为这一方面值得所有学生学习的榜样。这种身边的榜样既具体又现实,通过积极的引导和宣传,同样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无形当中学习榜样,接受教育。

三、解释(explanation)

传统的思想教育往往注重于向受教育者灌输“是什么”、“要怎样”,而忽视向受教育者解释“为什么”,这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排斥反应,仅仅达到外化而非内化的那种口服心未服的效果。解释,这种施教方法,在主张施教者和受教者处于平等地位的前提下,强调施教者对受教者解释“为什么”,至于该如何选择行为方式,由受教育者自己去决定。这种教育方式调动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让受教育者乐于接受,同时也锻炼了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对施教者的理论水平、知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施教者不仅能做到摆事实、讲道理,而且能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正、深道理讲透、歪道理讲倒。比如,怎样看待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怎样认识人生的价值,生活条件好了还需不需要艰苦奋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强调奉献精神等等,要解释清楚这些问题,就要求施教者自己首先理解这些问题,然后向受教育者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和深入浅出地释难解疑。

四、劝诫(exhortation)

这种隐性的思想教育方法也是注重将施教者和受教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劝诫”的教育方法不同于“禁止”的教育方法,关键就在于“禁止”将施教者放在上级的位置上,将受教育者放在下级的位置上,而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讳这种以居高临下的口气教训人,受教育者也非常讨厌一味“要这种”、“要那样”式的发号召、提要求。

在当今社会,公益广告出现得越来越多,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关系人类生存的问题,如战争与和平,环境问题等;小到人们身边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伦理道德问题等。这些公益广告,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充满感情、警醒的语言,直接冲击人们的心灵,从而起到感化和警示的教育效果。这种公益广告也是一种劝诫的教育方法。

五、体验(experience)

人类在反思二十世纪道德教育时认识到:“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在思想教育中,创造各种条件,通过让受教育者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这比传统的完全理性教育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为教育者,不要以为单纯把外在的规范告诉受教育者,就可以变为他的美德,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努力使人的话语、行为习惯变为他内心的感受,增强他的情感体验。诚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般,通过主体自身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感受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比单纯学习与接受他人的间接经验效果要快得多、好得多。

重实践、重情感体验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拿志愿者服务活动来说,青少年学生在为孤老和残疾人服务时,一开始产生的同情心便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意识;而孤老们乐观的生活态度、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反过来给学生以影响,是道德意识的升华,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这种道德感悟的效果是受教育者在课堂上、书本中和说教中所无法得到的。


重视五“E”发挥隐性思想教育的作用(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997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教学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