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
本文提要 本文主要论述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特点及措施。笔者认为,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英语教学应强调使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
关键词 英语学科,素质教育,内容,特点,措施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 TEFL context perspective
Ge Bingfang
Zhejiang Tongxiang High School Teaching Research Institute 314500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the TEFL context: the cont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s to be taken in TEFL. The writer holds that in the TEFL context, a teacher should cultivate not only the students' linguistic competence through practising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s well as translating but also their fine psychological and ideal qualities. TEFL in China should have emphasis laid o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ability. Teacher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ir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build up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practising using English, fully enlarge their scope of knowledge with the help of advanced teaching techniques and help them construct their own model of learning.
Key words EFL,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contents, characteristics, measures
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
人的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和后天生理特点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将人类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内化、积淀于个体身上形成稳定而巩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属性。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智能素质以及品德素质三个基本方面。素质教育实质就是以全面培养、完善和提高全体青少年一代或全体国民身体、智能和品德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见李国庆,1997:170)。英语学科有着它自身的教育规律和特点。本文论述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问题,谈谈其内容、特点及措施。
一、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特点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被机械地教,机械地学。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已经充分证明,语言虽然可以学得,但更主要地是习得的。语言习得理论给外语教学的启示是: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某一语言的词汇结构体系和语义结构体系反映了该语言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也反映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文化传统有价值取向等文化信息,对于已掌握了某一语言的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结构的外语学习者来说,其外语词汇和语义结构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和语义知识的影响;另外,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和话语结构,母语中已有的这方面的知识必然会以种种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新的交际方式和话语结构的习得;而且,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距离对这种知识迁移有很大的关系(见戴炜栋,束定芳,1994:6-7)。
由于英语学科属于基础学科,所以,就其作为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言,语篇总是涉及各类学科、种种话题,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与其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学生如果要学得好,首先要学得活。而要学得活,就要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建构丰富的图式框架。英语学习与学生获取信息和背景知识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
笔者认为,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就语言本身来讲,主要是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的素质。这也是学校教育中所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但是,仅仅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积累、应用英语、丰富情感,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就语言的工具性来讲,学生应学会运用英语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随着广播电视和现代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建立和迅速扩大,许多人都感叹“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起了并且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以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前提。
三、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措施
1. 英语语言素质的培养
1)听说素质及培养
许多教学法理论都以听为主,如“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和“自然法”(the Natural Approach)。“沉默法”(the Silent Way)更是强调相当长的一段“沉默”的、只用于听的时间,“其间学习者听的时候有一种安全感,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就没有必要担心被迫要说”(见布朗, H. D. Brown, 1994:234)。
克拉申(S. Krashen, 1987:38.)在谈到他的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时说,人们习得语言是先注意意义的,而不是先要学好语言结构。我们设法理解信息,结构也说习得了。我们教听力也应输入相当数量(即i+1)的有效信息(comprehensible input)。输入多了,自然也就会说(输出)了。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课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中学的听力教材大多篇幅较短,话题也相对直截了当。所以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热身”(warming-up),广泛讨论一些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话题,先说再听,听完后再说,做完规定的练习后,做一些口头作文,有条件的话还可组织一些辩论。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背景知识的扩充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2)读的素质及培养
读包括朗读和阅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为了阅读。以前,许多人以此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现在的情况虽然不再是这样,但阅读确是重要的目的。还有,在各类考试中,阅读也占了相当的份量,分值比例也高。所以,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
培养阅读素质应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因为有人在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上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固然与学习方法有关,但多数是因为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包括语法知识(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词类、动词的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形式等等)、词汇、有关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是培养阅读素质的重要基础。中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初中)和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高中),文化导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葛炳芳,1998:37)。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获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根据上下文去预测和理解意思。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王初明,1990:151-2)。
语篇知识是培养阅读素质的手段。在阅读中,读者对语篇结构和语体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对语篇的理解,甚至会影响到阅读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应重视语篇的宏观结构、作者的谋篇、语体、修辞手段、信息的分布规律、主题段落、主题句、语篇标记(discourse markers)等等。教师可以找一些适当的语篇来 训练上述阅读知识和技能,如有的语篇几乎每段都有一个现成的主题句,细节较有条理,以关联词为主的语篇标记也较容易寻找。
精读和泛读是阅读的两个方面。精读应以英语知识(句法、词汇或修辞等)为重,又反过来为泛读打下语言基础;泛读课应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培养一定的阅读技巧为主,又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取丰富的背景知识乃至专业知识。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泛读技巧,主要是略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和整体阅读(global reading)等。
当然,只有精读与泛读相互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教课文必须从整体入手。这里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预习必须先整体理解内容;二是教师上课必须先从背景知识入手,要求学生说说与之有关的背景知识,问几个整体理解的问题。然后,有重点地讨论一些语法、词汇等知识点。
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训练是培养阅读素质的必要的补充。尽量上几堂这样的专题课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这些也是语篇层次上的训练。它们与阅读理解密切相关。课堂上老师的带领、指导与督促学生阅读英语课文或做练习,或适当安排布置一些英语阅读方面的回家作业,让学生课外自主完成,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更有利,都有利于阅读素质的培养。
阅读理解是一种活用语言的素质。影响阅读素质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量、学习者的母语水平、个性差异、阅读策略、环境因素等等,但最重要的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平时,适时测试。
3)写的素质及培养
写和读同属语篇层次,但方向相反。写是一种输出。笔者认为,它的特点可用“生产性”(productivity)来表述。写的素质应包括各种文体,如信件、电报、议论文、日记乃至诗歌、小说等等。但是中学阶段应从最基本的书写开始,逐步由看图说/写话、较复杂的句子的“连词成句”、造句过渡到语篇层次,并适当结合文体知识,如信件、日记、报告、故事等等。此时,教师应多让学生做些guided wr
iting,note making,outlining,summary甚至是cloze test这样的训练。这里还是要强调comprehensible input的重要性。一个教师或许可以教学生把语法题做得很出色,但写作是不能那么简单地教好的。也许大家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什么都不会写,或者写出来的几乎无法读通,有的人写起来水平一般,而有的人文彩飞扬?关于这一点,语言心理学家雷纳伯格(Eric Lenneberg)曾经拿“游泳”来打比方:世界上不是有优秀的、一般的和很差的甚至是一点点也不会的游泳者吗?(见Brown,1994:319)教师在教写作时,可要求学生多做一些group work,并在构思、遣词等写前准备中相互帮助,将不同等次的学生 《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