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治校的实践与探索
3、在行政管理方面,重点是抓好常规管理,形成优良的校风。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工作规范化的表现,是各种常规的结晶与升华,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和激励力量。学校常规是对学校工作运作流程和操作方式的规范和要求,是对全体师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的一种方式。在管理中要做到管中有导,管导结合,引入竞争机制,做到职责清楚,奖罚分明,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在行政管理上我校实行处室主任负责制的层级管理方式。由于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再加上督促检查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分析,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管理水平,取得了1+1>2的管理效果。概而言之,在行政管理上校长要充分放权,做到大权不独揽,小权要分散;宏观要指导,微观要放手;认真督查,总结经验,建立制度,形成规范,及时表彰,依法治校。
四、校长治校要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是重点中学的任务。近年来,我校的高中毕业班工作连续取得令人可喜的佳绩。初中毕业会考连续多年获榜首。这些成绩的获得与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
1、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其职责是教书育人。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传道与授业在于其知识与道德风范。我校提倡教师树立:“敬业、建业、奉献”的精神。敬业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终身为教育服务;建业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拼搏,建功立业做出成绩。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力求做到:“道深、业精、教有专长”。一个教师能做到师德高尚、热爱学生、业务精良,能掌握本学科中某一专长,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们鼓励教师刻苦钻研业务,攻读研究生课程,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培养一支学者型的教师队伍。
2、大胆培养青年教师,不拘一格用人材。正确地评价一个人,不拘一格地用人,大胆使用有缺点的教师,给年青教师压担子,鼓励冒尖等是校长的人才观的体现。有一位三十出头的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先后担任过年级组长和科组长,工作成绩不错,但为人主观,工作方法比较生硬。在提拔他任教导处副主任时就有两种不同意见:赞成的认为他工作认真,有魄力,可以培养;不赞成的认为他主观,官气十足,没有群众观点;又如有一位青年女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都比较高,歌舞和书法的造诣都很高,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培养出全省状元尖子,但她很少联系群众,上课后,改完作业就回家。在考虑科组长的人选时,既有人极力推荐她,也有人极力的反对。类似情况屡见不鲜,如何进行取舍,关键是要“知人”,古人说:“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这就是说,用人要看主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知人”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善任”。善任就是在安排工作时能做到人尽其才,能发挥其优势,最终使其成才。这两位教师分别当上副主任和科组长后,工作干得都十分出色。对年青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更加要解放思想。有一位只有两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他教完初一和初二就被安排到高三任教和担任班主任,在校园里也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拍手赞成者曰:“校长有胆识,重视培养年青人”;持反对意见者曰:“拿高三来当儿戏,简直是胡闹”!实践证明,这位教师不负众望,他任教的学科成绩在同类学校中排第一;他担任班主任的班不但出了学科类状元。又有一位青年教师从1989年始连续五年在高三任教,四年任班主任,教育教学成绩都非常显著,学校决定聘他为高级教师,享受高级教师待遇,经费由学校自筹支付,这是广州市低职高聘第一例,在青年教师中产生非常好的影响。
五、校长治校要勇于改革,创建学校特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师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是本世纪末乃至下世纪初国家对中小学提出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当代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成长,整体素质表现出明显的缺陷,特别突出表现在生存意识、实践能力及意志品格等方面。必须增强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充分认识到世界范围的各种竞争最终是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而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近几年,我们在转变教育思想方面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和“五个结合”。“四个坚定不移”即:教书育人坚定不移,抓基础与发展能力坚定不移,面向全体鼓励冒尖坚定不移,抓电化教学坚定不移。“五个结合”是指:教育与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课堂教学指导思想方面,要求教师做到源于书本,高于书本,着眼于基础扎实,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发展素质。为此提出“三性”、“二理”、“三有利”。“三性”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教材的思想性
《校长治校的实践与探索(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