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班主任论文 >> 正文

谈价值迷失与核心价值导向


 

社会转型时期是人们思想变化最为剧烈、价值观念最为模糊与不稳定的时期,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而新的价值观体系由于新体制尚未完善而未能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和规范作用。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社会化敏感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价值选择与取向极易因受到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变化甚至价值迷失,尤其是主体价值、人生价值、道德价值上的迷失。

主体价值迷失表现为自我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上的矛盾性和模糊性:(1)把个人主义等同于自我实现;(2)强调“自我中心”,忽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集体价值的统一性、协调性;(3)将价值定位于“我”,使“我”与社会群体对立起来。在我们的调查中,91.6%的青少年学生把自我奋斗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信条。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自我奋斗意识强就是主体价值的迷失,但不容置疑,过于强化、膨胀的自我意识若缺乏正确、得当的导向,极易滑向“自我中心”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

人生价值迷失表现为理想价值与功利价值间的矛盾冲突,社会理想、人生奉献被物欲化、功利化的价值观念所取代。在我们的调查中,90.8%的青少年学生把个人的现实需要作为人生最高理想,只有9.2%的学生把社会性理想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不少学生还说:“理想,理想,有利便想。”有的青少年甚至把寻求肉体感官刺激和享乐作人生的目的,以金钱、财富来衡量人生的价值,流露出庸俗化、物欲化、功利化等令人忧虑的价值迷失倾向。

道德价值迷失表现为公与私、义与利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社会转型期里,许多社会公德、传统美德被放弃甚至被彻底丢掉了,存在道德滑坡、良心泯灭、人格沦丧和社会责任感丧失的现状。在我们的调查中,83.6%的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存在着水平层次上的错位,即“经济发展了而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都下降了”。我们则认为,总体上道德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是现实,而这种现实又存在两种状态:一是真正的道德滑坡,即经济迅速增长而道德水平却向相反方向发展,出现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的二律背反现象,如“黄、赌、毒”的抬头与泛滥,这种现象在体制、法制尚未完善的转型初期尤为严重;二是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在水平层次上的“落差”,即经济迅速发展,而道德发展由于其滞后性的特点,要经过一定时期的顺应,调整甚至“阵痛”才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如市场道德、环境道德、社会公德、现代人格等,都必然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在我们的调查中,当代青少年学生在公与私、义与利关系问题上,先公后私、公私并重、先私后公的取向比例为32.3:61.3:6.4,以公私并重的价值取向为主。但在现实生活中,公与私、利与义往往是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冲突的。在难以兼顾而必须二者择其一的情况下,若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从当代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强化、人生价值功利化的倾向看,他们有可能发展成为先私后公、先己后人、先利后义甚至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的逆向道德价值取向。而这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价值导向是背道而驰的,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当代青少年学生在价值选择与取向上的迷失与矛盾状态表明,转型期的价值导向、德育导向殊为必要。正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以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学校德育更好地发挥对育人工作的导向、动力和保证等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自身价值认识、判断和评价时所持的观点和态度,它对人的思想、道德、心理、行为具有导向功能和调节作用。成熟的价值观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和完整的价值体系,涵括主体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经济价值观、金钱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这些观念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承、相互制约的关系。青少年价值选择与取向的特点,反映出他们思想品德特点、心理需要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向。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自发性、继承性、从众性、可塑性等特点,并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改革开放、社会转型赋予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念以更丰富多样的色彩。

从我们调查与分析的情况看,价值选择与取向的多元性、多向性、多重性、多层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是转型期青少年价值选择与取向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在主体价值、人生价值、道德价值等取向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与新旧体制更替、社会文化变迁以及青少年思想社会化尚不成熟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出现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因此,转型期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体系重构和德育导向颇为必要,意义重大。可以说,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重构价值观念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是当代德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那么,在转型期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观体系重构呢?首先,从方向和导向目标上,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导向,社会转型的目标和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社会现代化的实现,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现代化倡导的则是以社会主义理想为方向,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以自觉、自主,自律、自强为基本原则的价值观。也就是说,转型期中反映社会发展方问的核心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要教育学生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需倡导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扬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培养辨别事非善恶的能力。

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其次,在导向策略上,要以主体价值导向和良好主体意识培养为载体和依托。主体意识强化是当代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取向中最为突出、鲜明和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青少年个性发展的趋向。以此为载体和依托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和教育,更容易被青少年学生所认同和接受,有利于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主体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的关键性部分,它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有着紧密的不可替代的关系。以主体价值导向作为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和依托,更能把握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和关键。此外,转型期青少年学生的主体价值取向具有正向或逆向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和引导正确、得当,可以使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成为健全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青少年积极进娶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动力;若引导不当或教育失误,则极有可能使主体价值向消极方向发展,导致自我价值障碍或主体价值迷失。自我价值障碍难于适应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主体价值迷失则可能把自我价值追求推向社会价值追求的对立面,从而导致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弱化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淡化甚至丧失。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把集体主义核心价值导向与主体价值导向、良好主体意识培养结合起来,互为依据,互相渗透。这是较为明智的做法。

谈价值迷失与核心价值导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0387.html

  • 上一篇范文: 高奏主旋律唤起爱国情
  • 下一篇范文: 情感才能与道德教育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班主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