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德育目的论——读《徐特立文存》五卷本的启示
道德教育是有层次的,这是徐特立道德教育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建国前后,他曾几次在谈到公与私的问题时说到: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是我们应该倡导的一种社会风尚和共产主义精神。他同时指出:一般来说,凡事应于公于私都是有益的,“公必须于个人的私有益,他对于公才更关心。”对于有的公民来说,也可以是更低一点的要求,做到“无损于人,有益于己”即可,但必须是以不可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原则。道德的层次性是社会经济构成的殊异,决定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所代表的利益不同,以及个体能力的参差性等表现出的道德水平的不一致的必然结果。
4.和谐发展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个性心理品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教育者要善于依据不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进行个别教育方能取得预期效果。他指出:“青年的特性如素丝、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在这种不定型的性质下,青年工作者的责任特别重大。”他还曾谈到教师要“爱护学生,研究学生个性,注意生徒智慧的差别及擅长是什么。”这样,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未成型、可塑性大的特点及其个体差异与爱好,进行因材施教,方能培养其健康和美的个性。
徐特立十分注重培养儿童的自觉性、自动性和自立自强精神。他认定“自觉是教育上最高的原则。”自觉包括“自动、自愿、自觉、自立”四个层面的意思,共本质都是“我动”,就是自己要“用头脑,看事实,思想不受成说限制,有主人头脑。”就是要培养主人翁意识。为此,我们的教育要立足“在学校养成他以后自动学习的资本和自动学习的兴趣。”因为学校“教育只能奠定学生的基础,不能包他的一生。”(同上)
可见,自觉性教育是要培养主动进取的创造精神。徐特立极力倡导学校“应当培养敢于发挥其个性,动脑筋辨别是非,有主张、有试验、有创造、有行动的青年。”生动活泼,敢做敢为,才能产生出各种人才来,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如果是禁锢年轻人活泼奔放的思想,僵化的,甚或进行奴化的教育,只能培养一些没有能力的庸才,没有主见甚至阿谀奉迎的奴才,这是与我们的德育目标所规定的人格,即有一定方面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是背道而驰的,都是应该尽快觉醒努力改进的。
徐特立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论述是很丰富的,限于篇幅,本文只就其德育的目的、任务作番探讨。
《徐特立德育目的论——读《徐特立文存》五卷本的启示(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