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局长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更新观念务实奋进积极推动**教育再上新水平
各位校长:
我一直坚持一种观点,就是“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因此,这次校长研修班我们特别重视,特意请来了高区长,请来了一些知名教育专家、知名校长为大家做学术报告,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给大家提供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下面我就“今年三考、校长队伍、素质教育、教师发展、下半年主要工作提示”五个方面,结合我平时的思考,与大家作一些交流,希望我们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能达成共识。
一、关于今年三考(略)
二、关于校长
首先,谈谈校长队伍调整情况。前面,我们对全区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面之大,涉及的学校、人数之多,可能是**教育史上之最,但这绝不是我们刻意追求,应该说,这是实现**教育“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期望,也是**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的共识。正因为此,使得这次干部调整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外,调整工作得以平稳实施,总体上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主要还基于我们很好地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在年龄上坚持年轻化原则。正职55周岁、副职53周岁以上,不再担任职务;二是在时限上坚持交流原则。对在同一岗位上任职9年以上的,原则上进行交流。为什么定在9年?主要是由于此前,校长交流制没有建立、实施,如果定在6年,那么需要交流的人数将更多,不利于教育大局的稳定与发展;三是在依据上坚持尊重考核结果原则。调整前,我们对全区所有正、副校长进行了全面考核。在调整时,我们充分尊重考核结果和考核组的干部调整建议方案;四是在调整上坚持与街镇充分沟通原则;五是在发展上坚持为新任校长留有空间原则。部分学校校级岗位没有全部充实,本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想法,让校长有更多的用人发言权;六是在任用上体现激励导向原则。比如铜山小学处在边远地区,我们并没有忘记它,原校长周大行同志工作很出色,这次将他安排到天景山小学,可能在他本人意料之外。我们这样做,体现了一种用人导向,我想大家也都能接受和赞同。总体来说,这一次,局里集中了班子成员的智慧,听取了分管区长的意见,实施了此次大面积的调整。当然,今后,干部调整将建立相应机制,不会大起大落。
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老校长、老领导,还有那些未到年龄转岗的同志,他们没有提任何要求,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决定,为我们此次调整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原职教中心王校长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表示不提任何要求,只想为新的领导班子、为学校发展做些拾遗补缺的事。原实小校长芮东兵同志得知自己要退下来之后,不再动人,不再动钱,为继任者创造了很好的空间。芮校长表示,校长岗位退了,但教师岗位没有退,他还要上课,继续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决不添乱!他们的姿态,他们的境界,值得尊重,值得学习。在此,我谨代表教育局并以我个人名义通过诸位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你们能向他们学习,并给予老校长们更多的关心!
第二,谈谈对校长的现实要求。今年年初,在校长会上,我跟校长们谈了我心目中的理想校长。谈到了校长不是官,不是商,不是匠,而应该是“家”的想法!这个“家”不是指社会活动家,而是教育专家。我想,专家型校长应该是大家追求的境界。有的校长和我交流时说,“你把校长拔得太高了,我们可能短期难以达到”。这一点我清楚,所以,在此次校长考核中,我对校长又从理想状态回到现实状态,对校长们提出了合乎实情的要求,也可以说是我对校长的现实要求。最近,我又对此作了进一步完善,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八项指标”:第一方面是态度。概括为四个“程度”:一是投入程度。要能全身心投入学校的发展谋划和日常管理,当好校长,投入是前提。态度决定一切,投入程度决定工作成效。三年前,可能谁也不会想到东外能有今天的气象,张景彪校长以满腔激情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克服困难,执着追求,终使东外成为品牌学校。我劝大家少参加无聊“娱乐”,多研究些学校发展,多关注学校存在的问题。南京有一位校长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向我看,跟我干,我的岗位是示范。”我觉得喊出这一口号,决不是作秀,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承诺,一种示范,是需要勇气和底气的!二是深入程度。要能深入教师,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际上,也就是不深入实际,不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了解真实情况,就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我曾经到过一所学校,发现了一些问题。我在想,学校平时就这样吗?其他学校也这样吗?是偶然,还是常态?我想问校长,你深入了吗?你知道吗?你是怎么抓管理的?学校交给你,组织上放心吗?因此,我觉得,校长一定要掌握学校的各方面真实的情况,了解教师的思想和工作状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这样,工作
才能有针对性,才能起到实际效果。我还有一个感觉,每次推荐市级以上优秀教师,都很难推或推不出。什么原因?平时此项工作没做好,不是教师中缺乏典型,而是我们没有注意挖掘和发现!不深入教师中去,怎能发现典型?不树正面典型,学校又怎能有正气?不弘扬正气,学校又谈何发展?因此,深入程度决定着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发现典型、发现苗头。三是学习思考程度。要肯学习,肯思考,能及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新理论、新政策,深入学习新的办学理念,并能自觉运用到管理工作中,推动学校发展。我以为,如果一个领导的管理工作出现迷茫,出不了新举措,找不到解决新矛盾的好办法,那一定是因为停止了学习思考。肯投入、能深入,但不去学习,不去思考,还是不行的。肯学习、肯思考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是最能体现思维状态、创新意识和工作水平的智慧活动。学习思考程度决定着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能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能否不断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四是令行禁止自觉程度。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高度一致。这方面,我们大部分校长做得不错,局里强调过的一些要求,都能很好地执行,比如工作日中午禁酒,基本上做到了。但也有少数同志令行禁止的自觉程度还不够。
第二方面是能力。能力表现有三项指标:用人、出主意、出成绩。一是能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制度管理、民主管理,注重激励导向,做事公开、公平、公正,在教师中有较强的感召力;二是有主意,有办法。对学校的重大事项,决策科学,思路创新,措施得当,作风果敢,操作稳健;三是能积极开创工作新局面。办学理念先进,管理科学规范,注重特色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不断发展。具体地说有两条衡量标准:(1)能结合上级政策和学校情况开创性地开展工作;(2)学校工作每年都有新的进步。
第三方面是自律。能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领导干部,不管职位高低,都是群众眼中的一面镜子,一要干事,二是干净。管住自己,才能管好自己所带的队伍,才能理清、理顺你的工作关系,要切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我们有的校长自律不严,表现为不够大气。前面在讲校长调整时,我说到许多同志表现出很高的风格。但也有些校长与我想象的相差甚远。我以为,自己的事是小事,组织上的事是大事,组织上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关心的。横溪有一对教师夫妇,孩子在区高中读书,生了重病,无人照料。他们不符合调动规定,我们得知情况,还是帮他调了上来。让大家当校长,是委以重任,也是给你们一个锻炼、提高的平台,我想理应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
第三,谈谈学校管理。第一个问题:学校管理者的第一资本。成就任何事业都必须有足够的资本。领导事业也不例外。那么,对于领导者来说,第一位的资本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善于识人、善于用人。能够准确识别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领导者,是最具资本实力的领导者,也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领导者。作为一名校长,你有没有、有多少“第一资本”,归根结底要看实践,要看你究竟发现和使用了多少真正的人才,是怎么使用人才的;要看在你那里,人才是越用越多还是越用越少,是不是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第二个问题:学校管理的重点。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总会感到,受到社会关注最高的是“教学质量”,广大家长议论最多的也是教学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不重视教学质量的教师,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一个忽视教学质量的校长,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校长;一个没有教学质量的学校必将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学校要发展,教学质量就必须要上去。质量是生命线。从全区来说,创教育名区,最终要靠全面、突出的质量来支撑、来显现!我们的各位校长无论是站在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角度,还是站在创教育名区的角度,都要花心思、下力气,把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抓实、抓紧、抓细。而教学管理的重点是课堂管理,要向课堂要效益,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第三个问题:学校管理的理念。我提出要弃“学校管理”的理念、扬“学校激活”的理念。这既可以说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也可以说是领导方法的创新。学校工作的特点,主要是智力劳动,需要人的内在积极状态和自觉意识,刚性的规定要有,但不能仅靠刚性约束。学校管理与学校激活的本质区别在于立场不同,学校管理是以官位为本,采取控制、居高临下的办法,要求下属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学校激活则是以人为本,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从而使学校充满活力与生机。怎样才能实现?需要研究并建立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驾驭学校激活比驾驭学校管理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当然,学校的收获也会更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领导方式,要用激活的理念,用科学的方法,用灵活的机制,用人文的关怀,去点燃人的激情,去激活人的创造力,让教师工作有动力,发展有空间,充分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在统一的发展目标下,变刚性为弹性,变限制为引导,变干预为指导,让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教师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和发展。这样,我们的学校才能充满浩然正气、高涨士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我们的事业才有戏。
第四,谈谈学校间的均衡与特色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关于教育公平,朴素地理解,就是:“为了一切学生”。对所有学生,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与同样的爱和重视,给与最大限度的教育服务。
一要科学、辩证地理解教育均衡。正如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一样,也不存在绝对的均衡。只要有发展,就会有走在前面和落在后面的。如果就把教育均衡发展理解为把两头往中间平均,把高的降下去,把低的拉上来,这是对教育均衡发展的机械理解,对教育发展是有害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济贫”,但绝不应该“劫富”。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是鼓励发展,而不应该是限制发展;应该是分类发展,而不应该是平均发展;应该是特色发展,而不应该是划一发展。
二要以各校的特色发展作为均衡发展的最高境界。教育均衡不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而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一种大家都接受最好教育的公平——这就是“全面优质”。“全面优质”的核心要求就是“特色发展”。教育均衡,不是回到“共同贫穷”,也不是“高度一致”;教育均衡,应当是“各得其所”。基于此,在新一轮教育发展过程中,在“创教育名区”的背景下,**需要建设一大批风格特色各异的学校。建特色学校是我们明年投入的重点。校校皆名校,而成名缘由和品牌内涵又不尽相同。有的是靠体育,有的是靠科技,有的是靠艺术;有的是理科见长,有的是文科见长;有的则是琴棋书画歌舞见长,有的以学生超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见长。每一所学校都富有特色,学校之间也就均衡了。这就是均衡发展的最高境界——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发展。
三要允许和鼓励均衡发展中名校辈出。**的每一所学校都应当志存高远,下决心把自己建设成名校;而现有的名校则要发挥原有优势,继续保持高品位、高质量,做到各领风骚,无可替代。今天,为了避免教育发展的“马太效应”,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必须遵循“木桶理论”,主要用于“填平洼地”、“补齐短板”,扶持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名校建设靠外力是不行了,必须靠“内生力”,靠自身发掘优势,向品牌要优势,向管理要优势,向校园文化要优势,这些是新时期名校建设要好好策划和研究的课题。我们需要名校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的作用,也希望有更多的普通学校成为名校,但能不能成为名校?因何成名?特色如何形成?如何彰显?关键则在于各位校长的审时度势、精心谋划。我们希望在一个平等的舞台上,各个学校你追我赶,各展其长,涌现更多的、人民群众认可的名校。
第五,谈谈校长的“距离学”。校长要讲究领导艺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它有助于校长提高凝聚力、亲和力、感召力。我说三个方面:
一要有距离。校长在工作生活中,与干部、教师接触较多,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真诚相待,不是无所不应,无所不予;推心置腹,不是无所不谈,无所不议;关心痛痒,不是无所不帮,无所不担。这些都必须讲究原则。平等相处,但应保持领导与被领导的界限。这样才会使大家感到校长可亲可近,可敬可佩,从而发自内心地服从。
二要等距离。校长要在情感上与所有干部、教师保持同等距离,不能有亲有疏,有远有近;不能偏向地捧抬一部分人,而偏向地挑剔另一部分人,更不能与一部分人交往甚密,与另一部分人势不两立,拉帮结派,培植亲信。为什么?原因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干部、教师对领导的情感投向十分敏感;另一方面,任何人都有希望得到领导信任和亲近的心理需求。如果校长们的情感投入不正,势必得到一部分人,而同时也失去了另一部分人;调动了一部分的积极性,而同时也挫伤了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校长们得到的这一部分人,对你的情感投入习以为常,情感的价值和效用也随之淡化,会使他们逐渐骄怠起来。最终,你将失去所有人。所以,校长们只有同所有的干部、教师在情感上保持同等距离,才能把所有人吸引和凝
《局长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