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领导讲话 >> 乡镇农村 >> 正文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上的讲话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全市城乡协调发展--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会议。就在四天前,我们在继10月27日通过了国家爱卫办对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考核验收之后,又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不久,我市将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是值得全市上下为之欢欣鼓舞的一件大事、喜事,我们矢志不移所付出的坚苦努力终于有了可喜的收获,一个“两条林带,一片水面,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景观已初步形成。同时,全市的经济形势也是一片大好。截止3季度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1.21亿元,同比增长13.7;截止11月底,全市完成财税总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07亿元,同比增长21.7。再使把劲,我们完全有把握实现全市全年生产总值和财税总收入分别突破300亿元和40亿元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市国民经济发展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将进一步稳固我们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的地位,并完全有可能使我们的位次进一步前移。再回想今年5月份,我们成功召开了2004中国森林旅游博览会和中国西部中等城市发展市长论坛,国家领导人和省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同志及40多个西部中等城市的市长或代表,还有全国各地和国际的投资商齐聚宝鸡,这在宝鸡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使得宝鸡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高,开创了全市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并带动全市的招商引资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截止11月底,全市招商引资合同额和实际到位资金分别完成165亿元和63亿元,提前完成全年招商引资合同额160亿元和实际到位资金60亿元的目标任务。此外,我们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新的业绩,荣获了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城市称号,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也受到了国家表彰。因此,可以说,2004年的宝鸡是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了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时期。这次会议,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市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市城乡协调发展而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昨天,征社同志就如何加快全市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产业化步伐做了非常具体的安排和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市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明确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要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举措位列“五个统筹”之首。这既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显现了解决“三农”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已定的各项政策不能变,已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着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中央提出必须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手段来解决“三农”问题,是基于我国地少人多、农村人均土地极少且短期内很难改变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很低,不可能实现规模效益,因而从“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的空间非常有限,只有跳出“三农”,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途径,才有可能顺利解决“三农”问题。我理解,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着力推进“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而“三化”的切入点就是农业产业化。这是因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低,深层次的原因是农业效益低。而农业效益低,既有人多地少难以产生规模效益的原因,更有农业市场化程度低、难以实现精细耕作和标准化生产的原因。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小城镇和城市,藉此提升农村人均资源特别是人均土地的占有水平,进而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的农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用工业化的理念和手段抓农业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和农村工业化步伐,走出一条工农结合、良性互动和循环发展的道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农业产业化正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连接为一体,从而加快农业向专业


        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变的一种新的经营体制。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就可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实现市场主体和生产方式的市场化,从而既可以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又可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增值,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同时,农业产业化这种经营方式把农业资源进行工业化的开发和对接,土地和农村劳动力都成为这一经营方式中的生产要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农田作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按照工业品的生产规范来管理和经营农产品生产,这使得农民既不脱离土地,又不脱离种养业,表面上还是在土地上劳作,但却脱离了经济附加值低的单一粮食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实质上已被纳入了工业化的进程而演变为农业产业工人。而且,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还将带动仓储、运输、包装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农民不断从土地中分化出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裂变,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此外,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还可有效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使其能够有更多的财力和资金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的载体服务功能,反过来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步伐。正基于此,胡锦涛同志多次反复强调,一定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农村工作中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来抓。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全市的农业产业化工作。今年元月,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一年多来,各县区、市级各部门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指导方式,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2户,年产值达到15亿元,先后有8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二是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奶畜、果业、优质粮、蔬菜等为重点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秦川牛、布尔羊、凤县花椒、太白无公害蔬菜等一批具有宝鸡地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知名度日益提高;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42个,带动农户25.9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7.3。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力拉动和农业产业化的强力推动下,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在连续5年下滑之后首次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粮食总产量达到142万吨,是近五年来最好的收成;农民人均纯收入到三季度末已达到1717元,同比增长12.1,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一年。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在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中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平均为3:1,我国平均水平为0.6:1,而我市仅为0.3:1;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不多,无一户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三是利益连结机制还不完善。农户作为独立的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大部分还停留在一次性买断过程中,价格、质量等时刻影响利益连接的紧密度和双方的行为;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建设、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和指导等环节发展滞后等等。受此影响,我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对全市GDP的贡献份额不高,与咸阳等兄弟城市相比差距更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多元化增收格局中还有几条“短腿”;贫困人口所占比重偏高,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全市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因而要求我们务必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市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站在事关“四市”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快农业产业化摆到“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各类资源,全力加以推进,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实现全市农业产业化的新突破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当前,我们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心放在关键环节的突破上,力求通过在关键环节上的突破,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和飞跃。

(一)在龙头企业建设上突破。用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核心是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因而,着力加快我市的农业产业化步伐,当务之急首先要抓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要按照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相对集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则,紧紧围绕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突出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外向型)、新(新产品)、多(多种所有制、多形式),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资产参与等多种模式,建立龙头企业集群,带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在实践中要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龙头企业建设与农业对外开放结合。要瞄准国际国内知名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主动的“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活动。对市场潜力大、加工层次深、科技含量高的农副产品,要通过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建设外向型龙头企业。特别是在乳品加工上,我市有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我们要下大力气,舍得花血本,力争引进蒙牛、伊利、光明、三鹿等乳品加工行业的“龙头老大”,全面提升我市乳业的竞争力,带动我市的乳制品迅速进入国际国内大市场。二是龙头企业建设与企业改组改造结合。对现有龙头企业和其他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要加快改组改造步伐,通过民营化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把大企业做强、把中小企业做活,形成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为辅,多元启动、群体发展的新格局。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加快“二次创业”步伐,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龙头企业建设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结合。我市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明显,要依托这些资源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启动社会和民间资金,积极兴办一批新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使我市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注意充分发挥农村中的能人的作用,鼓励他们大胆领办、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并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使他们尽快成为我市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力军。

(二)在产业化基地建设上突破。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第一车间。山东等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证明,生产基地既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有了成规模、高质量的产业化基地,就可以引来产业化龙头企业。我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畜、粮、果、菜、药为主导的一批产业基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产业基地的规模偏小,优势偏弱,“村村农工商,户户小而全”的自然经济运行机制依然存在,没有能够形成农业产业化所要求的规模化、专业化、集中化,使得农业产业化难以扩张和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比较利益无法实现,从而又反过来进一步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在抓好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同时,必须努力建立各具特色的比较稳固的生产基地。要紧紧围绕五大主导产业,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和产品区域布局,在农业生产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打破过去各县区自求平衡的格局,加速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各县区要根据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选准1-2个主导产业,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中,把基地建在最佳适生区、宜养区,在发挥优势中扩大规模,在扩大规模中壮大特色产业。要把抓工业的理念引入到产业基地建设中来,强化品牌意识,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太白县在全省首家打出“太白山”牌商标,突出“无公害、绿色、营养”主题,加强蔬菜标准化生产,带动了全县无公害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2003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综合基地县”。我们的花椒、猕猴桃、苹果、辣椒等产业也要向这方面发展。我们要学习和借鉴长三角地区的先进经验,依托我市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畜牧小区和良种中心,兴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使其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样板。

(三)在利益联结机制上实现突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核心是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方位调动产业化各环节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可以说,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把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户家庭经营捆绑在一起,把农村公共服务联结起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只有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在产业化经营的分工与协作中都得到实惠,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因此,我们要注意抓好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把它作为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措施。一是要鼓励产销联合,大力发展与完善“订单农业”,推行并规范产销合同制。并积极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通过建立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上的讲话》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099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乡镇农村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