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春节前夕,连续发生了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排名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将母亲打死;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初三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砍死;还有河南省安阳市一学生家长,因其子未被评上“三好学生”和未当上少先队大队长,竟带人打了班主任等多起事件。
这几起事件,我们一方面既感到震惊、痛心,同时也使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工作进行深刻反思。这几件事从表面看是偶发的刑事案件,但从深层次看,它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的一种反映。具体讲,学校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欠缺,特别是法制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知识教育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倾向还很严重;社会教育的大环境还存在一系列刻不容缓的问题,宣传武打、凶杀等暴力内容的小说、光盘、杂志依然充斥着市场,电影、电视媒体也时常播映带有这些内容的节目,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更为突出,家长们自身存在的狭隘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导致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心思想品德等其它方面的教育,教育方式、方法又失之于简单,因此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由于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不仅要学习学校的课程,而且课外还有繁重的额外负担,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同程度地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未能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反而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甚至产生了许多悲剧。由于我国人口多,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多,社会就业压力大,这种就业压力过早地在学校引发了升学竞争,尽管我们采取了诸如扩大招生规模这样的措施,但很难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高屋建瓴,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思想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强决心和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切与期望之情。同时,文章从全党、全社会和教育工作的全局高度,深刻阐明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教育部门的同志深受教育,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
首先,要坚定不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部决定今年召开“第九次高校党建会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和部署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继续推进高校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加强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和建设工作,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德育在各学科教学环节的渗透;注重德育的实践环节,提出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措施,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校长和校领导班子开始,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寒假开学后,要在教育系统普遍进行一次师德教育和检查,引导校长、校领导班子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二是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抓紧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法规体系。把住教师入口关,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坚决取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者的教师资格,将师德不合格的人坚决调整出教师队伍。同时,要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尽快完成对中小学教师的新一轮培训任务。三是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师管理的有效机制。要继续深化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科学定编设岗,严格考核管理的基础上,建立教师队伍的公平竞争机制、有序流动机制和有效激励机制。实现教师竞争上岗,调整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教师,辞退一批不合格教师,精简学校富余人员,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第三,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调整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缓解升学压力。努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第四,抓住契机,知难而进,持之以恒,切实把“减负”工作抓出成效。“减负”既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又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不但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要狠抓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坚决制止教育系统乱收费现象。从今年春季开学起,所有中小学校和教师必须坚决取消按考试成绩公布学生名次的错误做法。
在当前“减负”工作中,特别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要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生负担是学生为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必要的负担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过重的负担则会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阻力。“减负”只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要向家长和社会宣传通过“减负”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消除家长和社会的疑虑。二要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
负担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我们要减轻的是学生过重的负担,反对搞题海战术,但并非让学生走“捷径”,而是要通过“减负”,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发展、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空间,引导和培养学生勤奋钻研、刻苦学习的精神。三要全面理解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的实质,把握好“度”,注意防止工作片面性,既不能对“减负”贯彻落实不力,又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在“减负”工作中,要注意爱护、保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能因“减负”使教师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放松教师的责任。要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加强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积极发挥家庭和社会在培养和教育青少年学生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教育思想、方法,交流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通报教育方面的信息,促进并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六,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的教育改革能否成功,教育事业能否有一个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不仅仅只靠教育部门一家的努力,还要靠全社会和各个部门的关心和参与,包括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有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有教育战线广大干部、教师的辛勤努力,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一定会逐步得到解决。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