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外语教师应提高对电教的认识
一、对电化教学的正确认识问题
1.对电化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有的教师不注重电化教育理论的学习,缺乏课堂电化教学的实践,不了解普通的电教媒体的一般性能及其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以致不乐于使用电教媒体。即使使用,也只是把最一般的媒体(如录音机)带进课堂,而不用幻灯、投影、录像、语言实验室等设备,且录音机权用于带读,对其矫正语音语调、训练听说能力等功能也未能也未充分利用。此类不使用或功能利用不足的现象都导致现有电教媒体不能尽其所用,造成浪费。要正确地认识电化教学的重要性就必须明确:电教媒体的配备和使用是时代的要求。我们所外的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知识储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类更多更快地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人类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愿望只有依靠教育才能实现。但如果教育的手段仍是“粉笔加黑板”的话,那么从知识到技术的转化和人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也同样是无法实现的。就外语教学而言,没有借助于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仅靠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要在短短的几年中使学生大面积达到“既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又获得外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这一教学目标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电化教学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
2.对电化教学的认识有局限性。电教媒体引入课堂确实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但有教师把课堂电化教学得意地认为是教学过程的电器化,认为是只要增大课堂容量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其结果就使教学方法变成了现代化的“填鸭式”,与传统的“填鸭式”相比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如使用投影进行高三英语总复习时,就要注意防止学生的“积食”。教师在进行电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学手段变化了,但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没有变。另外,把电化教学等同“教媒体的使用”也是失之偏颇的。电化教学是教育手段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娴熟操作媒体的技术和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的体现,更是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进行电化教学时,教师既要明确任务与目的、熟悉教材内容和重、难点,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选择恰当的媒体,科学地进行课堂设计和灵活运用启发式等的教学原则,才能上好电教课。“……成功的电化教学,不仅是电教媒体的成功,而且是多种要素……相互综合效应的结果,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系统地设计课堂电化教学活动的成功。”
二、在实践中提高对电化教学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又是认识的目的”。对电化教学的认识,也毫不例外地要在电教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高,从而更好地指导电化教学实践。
1.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与电化教学实践。对于不会使用或使用不来普通媒体(如录音机、幻灯机、投影器等)而又缺乏基本的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备电教课)知识与能力的教师,学校或基层电教有必要组织进行理论辅导和媒体操作训练,例其能将电教媒体引入课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从媒体使用不熟练到熟练,并逐渐做到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的不同要求,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和制定授课计划,教学效果也就会从不明显到较为显著。在实践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后,就会产生加强电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与使用较复杂媒体的欲望和改进教学手段、研究电化教学的深刻的认识。笔者从电化教学方面尝试的心得正是这种实践的结果:最初用录音机对86届英语专业考生进行口语和听说训练,而后用投影器对87届高三学生进行英语总复习,接着从1988年开始使用语言实验室对文科考生进行系统的听说训练,均收到较满意的效果,其中90─91学年用 Look, listen and learn 教材在语言实验室对高一学生进行初、高中教材知识和能力衔接的“拉平补齐”教学实验取得很好的效果。
2.加强电化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总结,?在教研组内形成一个较和谐的电教教研氛围。电教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必然使教学方法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个人在电化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教学经验。如怎样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目的灵活选择媒体、如何根据教材内容和重点难点科学地编制电化教材、如何在电教课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等等,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和切合本地区学生实际的电化教学法。这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广泛地交流,以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电教教研也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始可以交换电教课教案、自制的电化教材(如幻灯片、录音带等)。组织电教观摩课、示范课。接着可以进行电化教学经验交流或电教论文研讨。同时注意研究如何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为提高教学效率发挥最佳优势。激励教师尽可能发掘现有媒体培养和训练学生结合能力的潜在功能。把电教媒体引入第二课堂,使媒体不仅成为传授科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的工具,又成为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思维活动能力的手段,也可使学生在科学地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的教育,进而萌发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应在电化教学和教研实践中力求使自己“具备课堂内外的媒体教学及其设计、编写和制作与文字教材相配合的各种教学软件教材,以及有效地辅导与推进应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应变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电化教育理论的学习,学习他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并结合具体实践,大胆地将他人的实践成果引入自己的课堂,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要知道,要知道,“教育手段的科学化是没有止境的,最先进的电化教育手段也只是教育手段科学化长途中的一个新起点。”
3.加强师范院校中未来教师的电化教育理论和媒体应用技术的教育,是提高对电化教学认识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首先,师范院校既是教育科学的主要研究场所,又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门学科、专业的重要研究机构。其教师既是教育活动的实践者,也是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理论的研究者。在这里受教育者既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又要学习、研究本学科专业的理论。在学习研究教育理论,或根据教育理论的要求和准则来研究学科专业理论,使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初步结合,为未来的教学与教研奠定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基础。其次,师范院校在教学实践方面应比普通中学更早地引入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在这样的教育氛围里,学生受到了科学的教育观念的教育,进而会萌发将来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的自觉性,追求以现代化教学媒体为手段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目的的积极性。由此,笔者认为:师范院校中的学科教材专利法课应加强电化教育和媒体应用技术以及如何根据教学目的选择适当媒体的内容,加强电化教学的课堂设计和教材处理方法以及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媒体的组合技巧的教学。同时,注重训练学生使用电教媒体的技能和枝巧,培养学生编写和制作各种软件教材的能力。有条件的院校还可考虑编写学科电化教学法教材(如外语电化教学法),或增设电化教学法课程,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当他们走上讲台时,就能根据教学目的科学地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灵活、有效地选用教学方法和电教媒体,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现代化的社会要求除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现代化外也要重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对于一个衷心希望电化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地发展的教育者来说,我倒希望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离开电教媒体就无法授课,就像现代化医院里医生离开现代化医疗设备就无法对患者进行诊治一样!
(吴海 《外语电化教学》1996年第1期)《中学外语教师应提高对电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