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3)
(2003年1月27日上午)
会议组织者在昨天给每位报到的老师发了一份讨论提纲。我就按讨论题的顺序发言。
对于过去20年的回顾,尤其是99《大纲》实行以来的情况,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是很正常的。我个人认为,回顾大学英语这二十年的发展及对现状分析,是满意的。我在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曾在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工作过,教育部外语处的领导经常向我们介绍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情况,要我们学习,主要是大学英语老师思想新、干劲大。我这里举一个以前没有谈过的例子,那就是大家经常谈论的“新东方现象”。其实,办托福班这种现象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我在韩国和台湾,以至美国圣巴巴拉加州大学的校园内都看到托福班的广告,为什么“新东方”成功了?有人说这是应试教育,是“新东方”的老师会猜题。我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新东方”沾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光,由于大学英语老师的努力,我国大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高,因此托福成绩也高。我问过一些考生,即使不上“新东方”,他们自评的考分也不会差得很远。美国一些大学在正式录取前,往往有远洋电话面试,许多考生都能回答清楚。如果没有平时的基础,临时抱佛脚是很困难的。
对于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和今后的发展思路,应当认真考虑。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满足现状,需要找出不足,进行改革。问题是要抓到点子上。有人认为我们的学生“口语实用能力差”,而且主要是99《大纲》突出了阅读,强调了语法,忽视了听说,因而是重大的失误。还有人认为大学英语教师不搞理论,光忙着挣钱。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也不完全是事实。就前者来说,中国传统教学的优点在他们眼里成了缺点。说大学英语教师不搞理论也是不对的,他们和专业英语只不过研究领域不同,例如专业英语老师对英美文学和语言学有较好的功底,但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法上研究颇深。
在对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问题上,有人对语言规划重视不够。在中国学外语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个要首先统一思想的关键问题。如果一味地强调口语交际而忽视读写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把交际局限于口语是不对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都可以实现交际任务。它也忽视了城乡学生学习条件的差异,只强调听说或许可以提高城市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乡镇学生来说没有解决他们为什么要说的目的和听说环境。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强调外语学习,通过提高阅读能力来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是强调听说。
师资的培养对于当前的大学英语改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外只有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能担当大学教师,我国目前的英语师资是不符合国际要求的。反之,就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绝大部分只有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的大学英语老师,每周比其他专业老师承担更多的课时,每班有更多的学生,却完成了超过他们现有水平的教学任务,能取得目前的成就已经相当不易的了。
加强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一条龙。王佐良先生、许国璋先生在世时,多次指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出路是中小学教学。现在教育部大力抓“一条龙”,这个“课程标准”改革方向是对的。我希望大家考虑到在改革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说,师资问题如何解决?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为小学三年级开始,一些大城市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大部分教材都是从国外引进,没有经过改编和实践,这对于学生的要求显然过高。
听说技能和语言知识教学关系密切,不可分开来谈。我们应该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把这四项技能分割开来是不科学的。一堂课上包括听、说、读、写综合起来训练的效果远比分割开来好。英语的形、音、义不可分割,是统一的整体。成年人的学习与儿童时期不一样,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成人,针对其特点进行教学是一个原则,那种认为语法教多了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英语学习在中国是外语学习而不是二语学习。 二语习得理论中好的东西可以学习但不能照搬。在外语学习中,离开了课堂,学生就没有了操练英语的环境,所以教师应尽力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例如鼓励学生收听外语电台,观看外语片录像,加强堂上的讨论,组织各种能让学生张口的课外教学活动,与外籍人士交谈等。
“通知”中的几个提法有待讨论。“专业课程”定义不甚清楚。对于使用英语开设专业课我不反对,但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预先认真考虑。北大曾试过取消大学英语教研室,将大学英语教师分至各专业,最终以失败告终。清华目前先开了一些选修课,由归国博士负责,这也许可行,但如要大学英语的老师去讲数理化,有待试验。“通知”上说取消词表,这一做法的合理性仍待讨论,这样做对于中学和大学的衔接将造成困难。
中国英语教学过去条条框框分得过细,大学英语、英语专业和基础英语确实有合作的必要,但“整合”提法不妥。大学英语改革的主力应仍是大学英语教师,英语专业教师可以加入,但不是主导,否则将大大挫伤大学英语教师的积极性。英语专业教师不了解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其专业特长也不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可能难以胜任,难以承担教学改革的领导地位。对于通过技术手段让一位高水平教师同时教授上千名学生,这样做必然是老师满堂灌,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加讨论,这不符合改革的要求。
从80年代起,我们就一直在讨论交际法。交际法有其长处,可也有弊病,而且也有认识偏差。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运用英语口语和书面的交际能力, 运用英语进行查找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千万不要把交际仅仅理解为口语交际。
有人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围绕四、六级考试,考试过分干扰教学,所以建议取消四、六级考试。但取消考试并不能回避衡量教学质量的问题。学校应有自己的校本考核,包括出勤率、作业、堂上表现等过程性考核以及终结性考试。水平考试可以有,最好集中到国家考试中心的PETS中去。学生可参加,也可不参加。
新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是解决目前师资水平不高、不足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北京某校的电脑教学中,教师只起组织作用,学生模仿的是多媒体中标准的语音。英国Q教育集团的教学理念较为先进,强调学习的互动性,例如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角色,人机对话。这个教育集团在中国的代表目前与复旦大学网上学院合作出了一套教材,它不是按四级、六级,也不是按托福考试或雅思考试来编教材,而是把原来在欧洲的1至10级整理成1-5级的英语水平。达到这个水平,通过各种考试当不成问题。但是,对于“通知”中提到的多媒体教学不少于80%,我有些担忧。电脑只能替代部分人际交流,但无法取代所有的交流。如果学生只有20%的时间和老师相处,要增加他们说话机会以提高他们说话能力就更困难了。虽然一些年轻的大学英语教师经验不足,水平不够,但其教学效果仍优于纯电脑教学。
(北京大学英语系 胡壮麟 “上教网”)《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