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德育管理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德育论文:大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德育论文:大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台秀珍8,黄耀宇,李丹。
  (河北工程大学a.组织部b.农学院c.科信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摘要: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既与大学生个人主观因素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外界诱因有密切关系。矫正大学生不良行为,高校应实现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目标,建立预警机制,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着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不良行为;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130-02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不良行为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对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做出全面的分析,找到适宜的对策进行矫正,应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所谓不良行为,是指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危害的行为。存在不良行为的大学生是指在校内外多次发生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社会公德且在群体中表现较差的学生。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打架斗殴、恋爱观扭曲、个人履历造假、语言行为不文明等等。
  一、大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1.大学生个人主观方面的因素
  (1)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产生不良行为的思想根源。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起伏较大,好奇心强,虽然有一定的主见,但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较弱,自控能力差,易感情用事,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由于还未形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他们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认识不够,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意识欠缺。这是一些大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内在政治思想因素。
  (2)心理断乳尚未完成,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状态,导致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不可否认,大学生的心理还存在一定的幼稚性,不能很好地处理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如同学之间的成绩之争、能力之争、人际关系矛盾等问题,会出现一些不良心理状态,如攀比心理、妒忌心理、报复心理、侥幸心理、冒险心理等。
  (3)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存在误区,是导致不良行为产生的认识根源。进入大学,部分大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期望值不高,错误地认为大学生活是清闲和自由的,不需要像高中那样刻苦学习了,可以舒服地度过四年大学时光了。在这种认识误区的作用下,他们将自己的天职——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将父母的期望和老师的教诲忘得一千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整日流连于网吧之间,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发泄于充满血腥暴力的网络游戏中,将自己对人际交往的畏惧转移到真假难辨的网络聊天中而难以自拔,从而导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不良行为。
  2.外界的诱因
  (l)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不良行为。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潜滋暗长和虚拟的网络社会带来的网络垃圾等。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和冲击,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大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助长了不良行为的形成。于是,出现了作业写不完,抄袭;考试过不去,作弊;论文做不好,复制;想当干部,贿赂;等等。
  (2)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在看到学生获得高分、考入大学时喜不自禁、志得意满,却恰恰忽视了这整个过程中学生道德意识的缺失。由于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习惯多采取估息的态度,助长了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
  (3)高校道德教育的缺失,也是大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不良行为的日益“盛行”,足以说明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多的是浮在表面的功夫,流于形式,没有深入,造成“知”与“识”脱节,有知无识。知是非却不知荣辱,知对错却不知善恶,或者“知”与‘行“分离,知道对却做不到,知道错却还犯错,致使“德育智育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使德行培养更多地沦为一种理性认知,缺乏生活化、具体化、行动化,从而难以对大学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矫正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要对之加以矫正需要多方面的力量,而且要形成向同一方向努力的合力。
  1.集全校力量,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实现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实效,还必须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多渠道、多途径、生动有效地对其进行教育,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正确观念。为此,必须强化教育实践,做到“四个结合”,实现全程育人。所谓“四个结合”,就是要通过全程实践和定点实践、外在教化和内在省悟、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结合,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其思想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明是非,知荣辱,把正确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实践,内化到自身,落实到行动。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行政干部管理育人、后勤人员服务育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的格局;要积极探索班级导师制、专业导师制、宿舍导师制等思想政治导师制度模式,对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一些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预警机制,减少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用建立预警机制的方式对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进行提醒和约束,是减少大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的有效办法。这种预警机制包括横向预警和纵向预警两方面。横向预警由教务管理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组成。一旦学生的行为已有触犯校规校纪的倾向,并有可能向被处分的方向发展,应进行预先警示。纵向警示指某一类型的违规违纪行为在达到每一等级的处分之前,在程度还较轻的阶段进行预先警示。预警应用书面告知的方式进行,并应成为给予处分的前置条件。一般情况下,收到书面预警告知书后,没有哪一个学生面对白纸黑字的违规违纪的警示通知会无动于衷。学生为此增加了自律意识,学校也达到了管理的目的。

《大学生德育论文:大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247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德育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