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治校贵在开发“软件”
在当前的中小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校长:事务型校长、经验型校长、学者型校长。而对同一个校长来说,在他不断走向成熟的治校过程中,也必然会经历上述三个发展阶段,不断实现着自我角色的变革性转换。
无论是为了校长自身的发展需要,还是为了学校教育质量及办学水平的提高,校长的终极目标是要争取成为一个教育家。上述三种类型的校长,在治校过程中所体现的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和手段都有本质的区别,而作为学者型校长,他的治校贵在对学校“软件”的开发。
一、教育思想的开发是治校的灵魂。
校长靠什么领导学校,靠行政命令,还是靠正确的教育思想,统一认识?肯定的回答是首先要靠正确的教育思想,统一全校教职工的认识,认识一致,齐心而后合力,才能形成办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抓教育思想,首先要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要把自己的学校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把自己学校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校长在治校过程中首先要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在我校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努力追求四个一流的办学目标,即: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其次,我们把教育目标定位在“三个成”: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功、成才”,其中“成人”是育人的基础,我们的学校教育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成功”是育人的关键,“成功”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是自我价值的逐步实现,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成才”是育人的归宿,“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学校应“不拘一格育人才”,我们要塑造的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另外,我们把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体现为“三个着”:“着眼创新、着力基础、着手内化。”其中“创新”是我们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学生的发展要以创新为终极目标,但创新不是好高鹜远,而必须夯实基础,使创新种子根植于厚实的土壤当中。而“内化”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激发学生主体精神的最佳途径,它是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组合,融汇贯通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我校确立了“求实、创新”四字校风。“求实”主要体现在“为人诚实,办事踏实,基础扎实”三方面,“创新”主要体现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三个层面上。
作为校长,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以后,要善于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全体班子成员和教职工的统一思想,并善于带领学校群体成员在办学的实践活动中去贯彻、去实验、去完善,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去进一步发展、丰富原有的教育思想。
二、师资队伍的开发是治校的根本
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首先狠抓师德教育,采取政治激励,榜样激励和制度激励等手段,使全体教师具备“乐教善教,倾注爱心育英才”的奉献精神。其次,通过自我培训和引进人才两条途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现在我校青年教师大专学历已普及,有50%青年教师参加本科学历进修。再次,苦练教师内功。学校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实践锻炼“压担子”,勤学苦练“厚底子”,更上层楼“架梯子”,竞赛比武“搭台子”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逐步形成骨干教师梯队。此外,学校还提出了按照“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岗位成才要求培养教师,学校通过教代会制订出了《朱棣文小学关于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命名方案和管理办法》,为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优越的条件,以鼓励骨干教师敢当领头雁,敢于一马当先。
“减负”是当前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认为,“减负”的一项长期的核心工作是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让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向40分钟要质量,走“低耗高效”的教改之路,为此,我校提出教师“五心”教育的目标。⑴精心备课。要求教师备课着力开掘“三要点”:知识吸收点,智能开发点和思想教育点。教师备课力求做到“五明确”: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大纲,教材要求,明确教材特点、难点、重点,明确教路、学路、编者思路,明确双基训练任务。⑵全心上课。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教师教学要做到“三有”: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力求让学生有“三得”:各有所得,一举多得,自求自得。⑶细心批改。要求教师批改作业做到“三批三改”:基本题全批全改,重点题细批细改,学困生面批面改。⑷耐心辅导。教师辅导力求体现“三性”:针对性,层次性,民主性。不仅要给学生补上知识漏洞,填上能力缺口,更要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念,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⑸潜心科研。我们本着“人出课题,课题出人”的宗旨,鼓励教师投入到学校教科研当中,在教学中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要求教师做到“四勤”:勤学习、勤实践、勤思考、勤总结。以课题为“载体”,实现由“匠人型”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化。
三、教育科研的开发是治校的动力
大量成功的事实证明: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开发教师自身业务潜能的有效途径。广大教师掌握教育科研能力,就意味着教师生产力的解放。所以,校长应树立“科研为先”“科研兴教”的意识,把学校教科研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从而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地开展。
我校在教科研建设方面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上挂横联,开放搞活。“上挂”就是挂靠上级科研部门,有关专家,实现实验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密切结合,使研究水平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横联”就是与外地学校相互考察交流,并通过大型教科研活动气氛,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2、强化课题,全员参与。上学期我校立项了语数两个苏州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研究》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并通过了专家论证。同时,学校将两个主课题分别分解成3个子课题加以研究,课题组人员明确了目标,找到了合作伙伴,并围绕子课题写好课题实施方案,规范课题研究程序。
3、建章立制,措施到位。为了确保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学校作出了如下几条规定:⑴每个教师每周必须有2课时的理论学习时间在学校阅览室度过,学校为教师订阅了各类教育刊物近80种。⑵教师每学期所做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上不封顶。⑶每月向校教科室上交一篇读书笔记或教学心得。⑷每学期上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⑸每月定期出版学校内部刊物《教育通讯》和《教科研信息摘编》,其中的稿子都来自于一线教师。⑹每周保证有2节课的时间举行“教海沙龙”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人人汇报一周的实验情况。具体说说本周自己学习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思考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
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以课题为抓手促使教师找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再通过理性的思考与交流,逐步内化自己的教学经验,指导自己的教改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校长治校贵在开发“软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2557.html
无论是为了校长自身的发展需要,还是为了学校教育质量及办学水平的提高,校长的终极目标是要争取成为一个教育家。上述三种类型的校长,在治校过程中所体现的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和手段都有本质的区别,而作为学者型校长,他的治校贵在对学校“软件”的开发。
一、教育思想的开发是治校的灵魂。
校长靠什么领导学校,靠行政命令,还是靠正确的教育思想,统一认识?肯定的回答是首先要靠正确的教育思想,统一全校教职工的认识,认识一致,齐心而后合力,才能形成办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抓教育思想,首先要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要把自己的学校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把自己学校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校长在治校过程中首先要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在我校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努力追求四个一流的办学目标,即: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其次,我们把教育目标定位在“三个成”: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功、成才”,其中“成人”是育人的基础,我们的学校教育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成功”是育人的关键,“成功”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是自我价值的逐步实现,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成才”是育人的归宿,“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学校应“不拘一格育人才”,我们要塑造的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另外,我们把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体现为“三个着”:“着眼创新、着力基础、着手内化。”其中“创新”是我们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学生的发展要以创新为终极目标,但创新不是好高鹜远,而必须夯实基础,使创新种子根植于厚实的土壤当中。而“内化”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激发学生主体精神的最佳途径,它是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组合,融汇贯通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我校确立了“求实、创新”四字校风。“求实”主要体现在“为人诚实,办事踏实,基础扎实”三方面,“创新”主要体现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三个层面上。
作为校长,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以后,要善于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全体班子成员和教职工的统一思想,并善于带领学校群体成员在办学的实践活动中去贯彻、去实验、去完善,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去进一步发展、丰富原有的教育思想。
二、师资队伍的开发是治校的根本
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首先狠抓师德教育,采取政治激励,榜样激励和制度激励等手段,使全体教师具备“乐教善教,倾注爱心育英才”的奉献精神。其次,通过自我培训和引进人才两条途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现在我校青年教师大专学历已普及,有50%青年教师参加本科学历进修。再次,苦练教师内功。学校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实践锻炼“压担子”,勤学苦练“厚底子”,更上层楼“架梯子”,竞赛比武“搭台子”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逐步形成骨干教师梯队。此外,学校还提出了按照“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岗位成才要求培养教师,学校通过教代会制订出了《朱棣文小学关于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命名方案和管理办法》,为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优越的条件,以鼓励骨干教师敢当领头雁,敢于一马当先。
“减负”是当前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认为,“减负”的一项长期的核心工作是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让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向40分钟要质量,走“低耗高效”的教改之路,为此,我校提出教师“五心”教育的目标。⑴精心备课。要求教师备课着力开掘“三要点”:知识吸收点,智能开发点和思想教育点。教师备课力求做到“五明确”: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大纲,教材要求,明确教材特点、难点、重点,明确教路、学路、编者思路,明确双基训练任务。⑵全心上课。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教师教学要做到“三有”: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力求让学生有“三得”:各有所得,一举多得,自求自得。⑶细心批改。要求教师批改作业做到“三批三改”:基本题全批全改,重点题细批细改,学困生面批面改。⑷耐心辅导。教师辅导力求体现“三性”:针对性,层次性,民主性。不仅要给学生补上知识漏洞,填上能力缺口,更要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念,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⑸潜心科研。我们本着“人出课题,课题出人”的宗旨,鼓励教师投入到学校教科研当中,在教学中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要求教师做到“四勤”:勤学习、勤实践、勤思考、勤总结。以课题为“载体”,实现由“匠人型”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化。
三、教育科研的开发是治校的动力
大量成功的事实证明: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开发教师自身业务潜能的有效途径。广大教师掌握教育科研能力,就意味着教师生产力的解放。所以,校长应树立“科研为先”“科研兴教”的意识,把学校教科研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从而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地开展。
我校在教科研建设方面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上挂横联,开放搞活。“上挂”就是挂靠上级科研部门,有关专家,实现实验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密切结合,使研究水平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横联”就是与外地学校相互考察交流,并通过大型教科研活动气氛,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2、强化课题,全员参与。上学期我校立项了语数两个苏州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研究》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并通过了专家论证。同时,学校将两个主课题分别分解成3个子课题加以研究,课题组人员明确了目标,找到了合作伙伴,并围绕子课题写好课题实施方案,规范课题研究程序。
3、建章立制,措施到位。为了确保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学校作出了如下几条规定:⑴每个教师每周必须有2课时的理论学习时间在学校阅览室度过,学校为教师订阅了各类教育刊物近80种。⑵教师每学期所做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上不封顶。⑶每月向校教科室上交一篇读书笔记或教学心得。⑷每学期上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⑸每月定期出版学校内部刊物《教育通讯》和《教科研信息摘编》,其中的稿子都来自于一线教师。⑹每周保证有2节课的时间举行“教海沙龙”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人人汇报一周的实验情况。具体说说本周自己学习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思考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
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以课题为抓手促使教师找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再通过理性的思考与交流,逐步内化自己的教学经验,指导自己的教改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校长治校贵在开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