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
总的来讲,对学校德育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当前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一套稳定的价值观体系尚未形成,我国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现实生活的伦理价值对学校德育的冲击。此外,德育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德育方法太过单调,德育者(主要指教师)自身德性修养有待加强,等等。
四、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对策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建议众说纷纭,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总结。
(一)宏观层面,学者们提出了新的德育模式,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九种:制度德育(杜时忠)、情感德育(朱小蔓)、生活德育(高德胜)、欣赏型德育(檀传宝)、教会选择的德育(吴康宁)、整合德育、主体性德育(肖川)、启发式德育(金维才)、角色德育(李禾田)(括号内为其中一个代表人物)。
笔者认为上述九种德育模式又可大致分为两类:理性德育模式和情感德育模式。
从搜集的资料来看,支持理性德育模式的人基本上主张道德和法律制度并重,可以称作“道德外铄论”。如杜时忠在《制度德性和制度德育》中的观点是主张通过道德的制度来教育人,鼓舞人,即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个人。他从“人为什么做好事,人为什么讲道德”出发论证其依赖两个条件,一是个体对以“道德”来解决利益冲突的正确认识;二是社会对道德行为者的确实保障。即社会建立一套让好人得到好报,使坏人受到惩罚的制度。
注重道德教育的情感特征的也有充分的理由。这一派基本上是在挖掘德育自身的魅力,可以称作“道德内发论”。朱小蔓、朱曦在《中国传统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中认为,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以情感和人性作为道德人格最基本的因素,这种重视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提倡在道德教育中关心人的情感发展并且以情感品质的道德化来表征人的德性的德育范式就是情感性道德教育。李玢在《道德教育应重视关怀》中认为,对当代青年学生来说,只有他们真实感受到道德是他们的个体需要时,感受到人格魅力是他们在社会的立足之本时,道德教育才能出现良性循环,只有以一种“关怀学生”、“给予学生”的方式,而不只是纯粹“要求于学生”的方式,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因此,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关怀。
笔者认为,理性德育和情感德育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二者若相辅相成,效果最佳。只不过,不同时期应有所侧重。针对我国当今社会转型这个大环境而言,理性德育应该更有效果;我国社会渡过转型期后,则应侧重情感德育。因为制度德育虽然会有效果,但它不过是处于他律阶段的德育,情感德育才可称得上是自律的德育。
(二)微观层面,德育目标要注重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统一。
一要以人为本,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推理的技能和能力且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反省探究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念,德育实践应从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出发,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西南师范大学的张敷荣、和学新,南京师大的鲁洁等。
二要加强与现代生活相联系。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情景中,道德教育不可能是建立在远离人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从道德理性能力出发的德育是一种思维的、割裂的知性德育。而从生活出发的德育,或者说以生活为起点的德育不是将德育消解在生活里,而是以生活为依托,以儿童生活中遭遇的、体验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为自己的切人点。
在德育的教学法上,提倡:(1)启发式德育教育。启发式德育促使学生深思、熟虑,从而引发学生明理、觉悟和警惕,由此逐渐迈向学生健全的个性和人格这一目标。(2)实践。实践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机制,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3)榜样教育。对于榜样的学习,不能止于对其行为的模仿和类推性实践,而应从这些具体的行为样式中学习到体现在其中的道德精神,学习和领悟到在行为中表现出的道德观念自身的那种精神,从中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力。(4)
《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