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程:调控
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
少。
误人无过真假,成败全在取舍。
知好意知歹意,可知真意;通外情通内情,能得实情。
信息对我们的价值,决定我们对信息的看法。
你对事实无意,事实也会对你无情。
信可信,不失信;疑当疑,无怀疑。
要做得足够好,需知道足够多。
你永远不可能无所不知,因为你永远有被不知的东西蒙蔽的可能。
没有不可知的,只有不去知的。
信口开河的嘴巴是最大漏洞,视而不见的眼睛乃最大死角。
对已经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对即将发生的事也会缺乏认识。
守不住秘密的人,打听秘密,爱打听秘密的人,传扬秘密。
占据了事实,就占据了制高点;抓住了关键,便抓住了主动权。
宁疑不足,勿信有余。
多是选的前提,优乃选的目的。
那些在重视的过程中所忽视的,往往是我们最应予以重视的。
实际不实,误导取舍;细节不细,流于粗疏。
不在于你怎样看到了事实,而在于你是否看到了真正的事实。
加佐料则变味,有水份必不纯。
饥不择食常消化不良,荒不择路易误入歧途。
只有迟钝的反应,没有迟到的信息。
想无所不知,终无所作为。
轻信别人之时,往往也在轻信自己的判
断。
打磨而显光彩,筛选以挑精华。
百分之一的差异,往往决定着百分之九十九的相同。
很少听到真话的人,假话必然对他十分顺耳。
不平整的镜子,只能映出扭曲的形象。
最后的信息,往往会成为结论的最重要依据。
加进不应加进的,会得到不该得到的。
弄假之所以成真,往往说明假中有真的成份。
正确的判断,总是许多判断的正确组合。
发现的本领乃挖掘的本领,提炼的功夫即鉴别的功夫。
用得上,就是有用;用得好,便为最好。
想看清真相,勿借别人眼睛;要尝出真味,当用自己舌头。
能见忧,忧后常有喜;只听喜,喜中必隐忧。
疑者自疑,误者自误。
一旦发现真的东西掺了假,我们往往对已确信的东西也会产生怀疑。
能得第一手材料,易作第一流准备。
不能轻易否定的,我们往往也难马上抛弃它。
嘴不严,是因为心有漏洞。
一知半解并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乃是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重真相不会凭印象,求自然难以想当然。
因为听不到反面情况,所以我们往往就很容易走向这一反面。
一旦信息不完整,我们往往就会用经验来填补它。
合理的选择,乃是对不合理的抛弃。
虚听,虚报足以害事;误用,误传更易惑人。
当事实变成文字后,文字总与事实保持一定距离。
愈是模棱两可的事,往往愈易混为一谈。
不足为信,难以为凭。
错觉是自己蒙蔽自己,误传乃判断欺骗判断。
如果得不到事实的支持,那么任何支持都是软弱无力的。
凡是差不多的地方,往往正是区别差异的关键所在。
佐料过多,反而不知道原味是什么。
大道消息不准,小道消息就会盛行。
最大的不同,往往在最小的差别之中。
能挖掘新价值,可赋予新意义。
适用即为有用,用好便是最好。
要识假设之假,须得真正之真。
愈随意解释,愈难作出正确解释。
假的多了,人们对真的也会起疑心。
监督·检查
只有真正对你好的人,才敢对你说不好听的话。
从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否会重犯这种错误。
能接受别人恰当的批评已经不易,而能原谅别人不恰当的批评更为难得。
承认缺陷,别人至多会觉得你无能;掩饰缺陷,别人不仅会觉得你无能,而且还会认为你虚伪。
当一个人知道说真话要付出代价时,他就会考虑说真话是否值得。
当一个人无所顾忌时,他便想为所欲为。
一个人进步的速度,往往与他改正错误的速度成正比。
说得真象那么回事,其实往往并非那么回事;听起来不错的话,做起来未必不会错。
不辩是非或因为无知,而搬弄是非必别有用心。
一旦给错误留下情面,情面就会成为错误的挡箭牌。
该反对的时候,沉默便是纵容。
对自己要求不高的人,对别人也难有更高要求。
如果你乐于接受批评,那么别人肯定也会乐于表扬你。
在必须批评人之前,也必须让人明白批评对他有什么好处。
没有不可知的,只有不去知的。
凡我们迷信的东西,都有将我们导入迷途的可能。
加工不当常扭曲,修饰过分必变形。
不能保守秘密的人,最终往往连自身也难保。
一旦到了别人不愿向你反映问题的时候,往往就说明别人对你的信任已成了问题。
愈众所周知的事,人们愈易对它知之不
深。
要使消息灵通,须让耳聪目明。
小心无小疏漏,大意出大问题。
要防万一,须作防一万的准备。
自律不严,他律也难以达到最佳效果;不能免疫,防疫也不会起到真正作用。
没有权威的监督,难有监督的权威。
最大的死角,往往会成为最大的误区。
你若对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你睁开的那只眼也会视而不见。
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