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从“共同遭遇”开始
学校管理应始于何处?学校管理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学校管理者应具有何种新形象?面对这一系列看似复杂、一言难尽的问题,答案却是再简单不过了,即学校管理应从“共同遭遇”开始。学校管理的真谛在于形成“共同遭遇”氛围,学校管理者应追求“共同遭遇者”的新形象。
学校管理者作为“管”者的高高在上者的形象由来已久,但作为“共同遭遇”的“理”者形象并不为人们所熟悉。那么,什么是“共同遭遇”?在《小女孩有意跌了一跤——一个小女孩的智慧》这篇短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上了,并立即哇哇大哭起来。
如果一个大人处理这件事,会如何?
在我想来,出不了以下几招:赶快跑过去哄,给孩子拍着身上的的泥,嘴里说着要孩子立即停止大哭的话,具体说些什么就看各人了;或者鼓励:勇敢点,自己爬起来,别哭;再不就朝地出气,说这地真坏,看我不打它……效果呢?尽可以去猜,总之,根据生活经验,都不会出现什么奇效。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小女孩是怎么处理的。
她一看那跌倒的小家伙,愣了愣,接着,跑了过去,装着一下子跌倒了,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旁,她跌倒了,还笑得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泪,又玩起来。
小女孩大概并没有从深层次考虑她行动的方式和意义,但她确实是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小家伙的,且充满灵性。小女孩行动自然而然,没有刻意雕琢,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仿佛生命的状态,仿佛生命与生命之间本就该如此。
相比之下,我们成年人办事是不是有点老套、程式化?
这个小女孩的做法能取得这样好的效果,是因为她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是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而不是像成年人那样以一个高高在上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的。如果说现实中的许多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效果还存在许多不理想的状况,那么,改变不理想状况的关键就在于向小女孩学习,在今后的学校管理活动中,在今后与师生员工相处的过程中,努力以“共同遭遇者”的形象呈现在他们面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共同遭遇者”没有刻意的雕琢,仿佛生命的状态,仿佛生命与生命之间本就该如此。它所蕴含的不仅是一种管理的理念,而且是一种管理的心态,更是一种管理的智慧。
高高在上的学校管理者形象及其管理行为决定了学校管理者的中心地位,决定了他们必然是以“管”作为学校运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手段,表现出明显的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特性,决定了学校管理者的工作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理性的工作。不是感性的工作,可问题在于,作为学校管理者没有理性当然不行,仅有理性肯定不够。理想的学校管理者首先应当是一个充满感性的人,其次是一个富于理性的人,第三是一个将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人,这就是“共同遭遇者”的真谛。
做一个“共同遭遇者”学校管理者,首先需要用情,做一个富于感性的人,这种感性的人一定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心态、以真实而充沛的感情来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学校管理看似无情,但却处处有情。这种情是一种体验之情,是一种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的感情。
做一个有“共同遭遇者”学校管理者,还需要做一个充满理性智慧的人——一个有着强烈反思与批判意识的人。应当意识到,学校管理者的职责不仅仅是“管”的意识,而且是一种“理”的意识,更是一种“育”的意识。因为管理这个词不仅指的是“管”,而且包含着“理”,而“理”的本质在很大程度就是一种具有感动人心的“育”的氛围,一种平等、充满爱心的、宽容的、人人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都愿意表达自己观点并愿意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服从的氛围。“理”在很多时候要比“管”更重要,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与另一所学校师生员工之间的差异往往是由“理”而不是“管”造成的。“共同遭遇者”形象下的学校管理者是以“理”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它追求的是努力达成学校管理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共同遭遇”的境地。
当然,做一个有“共同遭遇者”学校管理者,应努力追求做一个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人,这是学校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只有当学校管理者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在师生员工面前时,才能和他们打成一遍,才能使你的管理深入人心,才能使被管理者们学会以“共同遭遇”的心态对待你的管理、对待你这样的管理者、对待同事乃至所有他遇到的人或事。果真如此,这是学校师生员工的最大福气,也是学校管理的理想状态。
《学校管理从“共同遭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