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有一所学校
讨论是校长、老师、学生甚至包括学生父母共同成长必须有的思想。有些校长走上领导岗位后,只是管理了,不再思考自己还需要成长,用着自己原有的思维管理着,自然也就放弃了成长。没有继续成长思维(也可称为可持续性发展思维)的校长会影响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天天讨论,其实就是校长与老师天天在成长,校长与老师天天都在成长,我们的学生能不科学、健康地成长吗?
假如我有一所学校(第3页),我会永远告别无聊、浮躁、虚假
用“无聊、浮躁、虚假”来定义一些学校并不过分。什么是无聊、浮躁、虚假的事?我觉得从下面的一些现象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中小学中被评为国家、省、市等实验学校、示范学校、重点学校的应该说很多很多。只要是建筑稍微不错的学校,门口肯定会挂许多铜牌。这所学校是名副其实的吗?2003年12月,江苏省举行了全省高中评比综合考试,许多学生来自国家、省重点高中、示范高中,结果有近一半的学生综合成绩不合格,可想而知这些学校会是什么样子。为了拥有这些称号,造假情况司空见惯。牌子一挂,学校仍是老样子。为什么我国这么多的学校,出不来世界一流学校,这也是一个致命的原因。
我的家面对着一所省重点高中,每年高考之后,学校会把当年考取的重点大学学生的相片做成大牌子挂在校门口,年年如是。这多么无聊呀!这样做,有多少意义?
关于学生在校时间及现在的课程设置暴露出的问题更让人不可思议。学生在校时间可以说是一言难尽!初高中从六点上到二十二点的有之。试想,学生们在如此时间下,他们会构建出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又会有多少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素质。
关于课程设置,学校仍然没有放弃主副课。我国中小学就那么一二十门课,我们没有像美国等国家那样必修课是语言课(母语与第二语言)、数学课、科学课、艺术课,选修课(一所学校多是百种以上的选修课程),但还被人为区分成主副课。好多学校发奖金也有着主副课的差异。为了研究主副课的存在,我查找过许多教育学、教学法方面的书,阅读了数种版本的中外教育史书,但没有找到“主副课”是谁所创,最终的答案就是源自考试,即以中、高考的考试科目为主,不考者为副。看来这也成了人们广泛的认识。
有了主副课的分化,就会产生不公平的竞争,学生发展自然畸形,这也是人为导致营养不良。某所名校每年有几十名甚至数百名学生被名牌大学录取,参加全国、国际的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几乎都有大奖拿来,你知道这所学校是怎么教的吗?这些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只学自己参加比赛的那一门,高一时把高中全部学完,高二时把大学的学了,高三时甚至学了硕士的内容,所以就有了社会许多人不知道的辉煌,不知道自己原本健康的孩子已经成为了“残疾”,已经结束了自己的创造、创新。现在,小学及幼儿园也有了主副课意识,幼儿园早已把小学的数学、语文、英语作为主课了,并且运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训练,好多学前班已经完成了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任务。
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积累智慧与洞察力的场所,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学校应该成为丰富人生体验的历程。
假如我有一所学校(第3页),我会永远让孩子告别现在的竞争
有人说,在学校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因为我们整个社会充满着竞争,不懂得竞争的人在21世纪是无法生存的。这是事实。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竞争的意义和特征,其内在的残酷性特点是任何人也无法避免的。哪个人参与竞争不想获得第一或优秀?但从我们所开设的课程来看,学校教育不可能让他们都成功,因此很可能会使一些学生的心理难以健康发展。
我们应该培养每位学生真正面对大社会竞争的素质,引导中小学生“学会合作、共同地解决问题”。
首先,这能真正改变学生,转化差生,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让全体学生认识21世纪的生存之道,懂得自己的价值所在。其次,能使学
《假如我有一所学校(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