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背景下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
、小康子弟、工薪阶层、困难生、特困生。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往往是通过亲友筹措、社会资助、助学贷款等途径来维系的,他们的月生活费一般低于150元,其中还有一部分月生活费低于90元的特困生,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况。
2.特殊群体之二: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社会分层带来了大学生求学观念的变化。少数家庭特别富裕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要么求学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要么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什么热门就学什么,不注重全面发展。由于地区和城乡教育的差别,一些贫困大学生在外语、计算机、知识面、综合素质等方面比较薄弱,进入高校以后,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难以安心学习,他们还要为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奔波。由于经济原因,他们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拥有随身听、复读机、电子词典、电脑等学习工具,课程学习受到影响。为了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一些贫困大学生往往寄希望于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进一步考研深造,但是就业期望和就业现实的落差,往往使他们专业思想难以稳定,专业学习受到影响。还有一些贫困学生一心考研,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考研课程的学习上,导致综合素质相对欠缺,个性不能充分发展。
3.特殊群体之三:思想与心理困惑学生
思想与心理困惑学生是指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认识过程中出现思想和心理困惑的学生。在思想方面,由于一些非正常的社会现象,比如,由于腐败、社会分配不公、行业不正之风、黑恶势力等而导致的社会分层的不合理流动,容易引起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分层合理性的质疑;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个人利益与集体主义原则、公平与效率、诚信与竞争、义与利等许多复杂的社会、人生问题还难以深入理解,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在心理方面,一些家庭富裕的学生表现出张扬、自负、狂妄和浮躁,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表现出自卑、敏感、抑郁和封闭,这些都是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对于贫困生而言,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有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仇富”心态,有的学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的学生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个别的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高校在大学德育目标自我实现过程中应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历史现象
社会分层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现象,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并鼓励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第一,社会分层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客观条件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同时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社会分层现象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共同富裕目标的。第二,改革开放是社会分层的初始动力。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社会结构是较为简单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导致社会利益分化,各种利益群体逐渐显现,人们的经济水平有了较大差别。第三,人的主体性的实现是社会分层的直接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习惯于按“计划”行事和被动等待,缺乏主体性。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由于人和人之间体力、智力、受教育程度、勤奋程度等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第四,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分层的外部动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经济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然而,这种增长并不是平均的,它加剧了国内社会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拉大。第五,我国公正合理的社会分层流动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政府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措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2.培养大学生自我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是个体对自己能在什么程度上完成某一活动的信念或判断。从其概念内涵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不是个体对自己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而是对自己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效果的期待。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自我实现大学德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它能决定人们对德育活动的选择,影响人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培养大学生自我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效能感,一是要培养他们的道德信念,其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是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培养道德信念可以增强其对德育目标的期待;二是要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调动他们开展德育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策略,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引导其在德育实践中做出积极的归因;四是要运用强化原理,通过成功体验、榜样示范、目标激励等方法,强化学生自我实现德育目标的自我效能感。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关心大学生的成长
社会分层背景下,高校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特别是要关注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切实关心他们的成长。对于生活贫困学生,通过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学金、助学金、“爱心基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在内的助学体系,解决其求学期间的经济困难。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帮扶计划,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对于有思想与心理困惑的学生,要对他们加强教育和疏导,与他们进行交流,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并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五、大学生应自觉成为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者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强调的是一种国家、民族、社会利益至高无上的精神。张载的“ 《社会分层背景下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3191.html
2.特殊群体之二: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社会分层带来了大学生求学观念的变化。少数家庭特别富裕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要么求学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要么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什么热门就学什么,不注重全面发展。由于地区和城乡教育的差别,一些贫困大学生在外语、计算机、知识面、综合素质等方面比较薄弱,进入高校以后,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难以安心学习,他们还要为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奔波。由于经济原因,他们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拥有随身听、复读机、电子词典、电脑等学习工具,课程学习受到影响。为了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一些贫困大学生往往寄希望于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进一步考研深造,但是就业期望和就业现实的落差,往往使他们专业思想难以稳定,专业学习受到影响。还有一些贫困学生一心考研,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考研课程的学习上,导致综合素质相对欠缺,个性不能充分发展。
3.特殊群体之三:思想与心理困惑学生
思想与心理困惑学生是指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认识过程中出现思想和心理困惑的学生。在思想方面,由于一些非正常的社会现象,比如,由于腐败、社会分配不公、行业不正之风、黑恶势力等而导致的社会分层的不合理流动,容易引起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分层合理性的质疑;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个人利益与集体主义原则、公平与效率、诚信与竞争、义与利等许多复杂的社会、人生问题还难以深入理解,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在心理方面,一些家庭富裕的学生表现出张扬、自负、狂妄和浮躁,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表现出自卑、敏感、抑郁和封闭,这些都是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对于贫困生而言,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有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仇富”心态,有的学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的学生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个别的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高校在大学德育目标自我实现过程中应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历史现象
社会分层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现象,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并鼓励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第一,社会分层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客观条件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同时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社会分层现象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共同富裕目标的。第二,改革开放是社会分层的初始动力。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社会结构是较为简单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导致社会利益分化,各种利益群体逐渐显现,人们的经济水平有了较大差别。第三,人的主体性的实现是社会分层的直接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习惯于按“计划”行事和被动等待,缺乏主体性。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由于人和人之间体力、智力、受教育程度、勤奋程度等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第四,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分层的外部动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经济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然而,这种增长并不是平均的,它加剧了国内社会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拉大。第五,我国公正合理的社会分层流动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政府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措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2.培养大学生自我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是个体对自己能在什么程度上完成某一活动的信念或判断。从其概念内涵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不是个体对自己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而是对自己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效果的期待。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自我实现大学德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它能决定人们对德育活动的选择,影响人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培养大学生自我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效能感,一是要培养他们的道德信念,其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是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培养道德信念可以增强其对德育目标的期待;二是要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调动他们开展德育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策略,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引导其在德育实践中做出积极的归因;四是要运用强化原理,通过成功体验、榜样示范、目标激励等方法,强化学生自我实现德育目标的自我效能感。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关心大学生的成长
社会分层背景下,高校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特别是要关注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切实关心他们的成长。对于生活贫困学生,通过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学金、助学金、“爱心基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在内的助学体系,解决其求学期间的经济困难。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帮扶计划,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对于有思想与心理困惑的学生,要对他们加强教育和疏导,与他们进行交流,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并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五、大学生应自觉成为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者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强调的是一种国家、民族、社会利益至高无上的精神。张载的“ 《社会分层背景下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