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 ——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阶段成果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重点阐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具体介绍了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一体化教学模块课程的开发方法和课程结构,一体化教学课程组织实施方法和评价。为其他专业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汽车专业 一体化教学 课程开发与实施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在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广东省委、省政府1998年已将汽车工业确定为广东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近几年,广东省汽车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2003年广东省拥有汽车工业企业430多家,其中汽车生产企业52家。伴随着丰田、日产、本田、现代等世界著名汽车制造企业落户珠江三角,汽车后市场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汽车产业已成为促进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调研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预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三十万做作业人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国家六部委列入“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四个专业领域之一。
汽车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和发展功能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我校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培训与就业技术指导中心等多位专家的指导下,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先导,在深入分析汽车后市场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努力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特点
(一)对传统课程体系实施改革的必要性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训教学相互脱节,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1、不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传统教学安排中,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生的学习更谈不上“深入理解”、“举一反三”。尤其是教师把实践操作过程在课室进行板书教学时,学生更觉得“摸不清头脑”、“抽象空洞”、“枯燥乏味”。而到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局限于模仿性操作训练,而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去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造成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结果是越学越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信心,专业学习也就成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影响卫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不利于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
现代汽车技术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若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简单地把各子系统设置为各门学科课程进行教学,则各学科教学必将按各自的学科体系实施,各学科之间难以有机衔接,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有的知识可能各个子系统课程都会提及,造成内容重复,有的知识的学习先后顺序不协调,基础知识可能还未全部掌握,综合运用的内容就已经开始了,知识的学习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3、不利于造就“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若长期沿用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专业理论知识为本位,强调知识的传授灌输,忽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将容易使教师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符合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要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4、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大多是专科教学计划的压缩版,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因此,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非所用,学非所需,知识与能力联系断裂,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生产一线的要求。
因此,破除陈旧的职业教育理念,建立现代教育观,打破学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行业需要、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论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和陈旧的教学内容,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结构,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教学改革,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当前,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用工不仅仅需要经验型技能、技术型技能的人才,更需要一批掌握多种不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汽车后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从上岗操作型逐步转为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因此,为适 《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 ——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阶段成果》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3229.html
关键词:汽车专业 一体化教学 课程开发与实施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在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广东省委、省政府1998年已将汽车工业确定为广东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近几年,广东省汽车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2003年广东省拥有汽车工业企业430多家,其中汽车生产企业52家。伴随着丰田、日产、本田、现代等世界著名汽车制造企业落户珠江三角,汽车后市场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汽车产业已成为促进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调研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预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三十万做作业人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国家六部委列入“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四个专业领域之一。
汽车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和发展功能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我校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培训与就业技术指导中心等多位专家的指导下,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先导,在深入分析汽车后市场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努力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特点
(一)对传统课程体系实施改革的必要性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训教学相互脱节,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1、不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传统教学安排中,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生的学习更谈不上“深入理解”、“举一反三”。尤其是教师把实践操作过程在课室进行板书教学时,学生更觉得“摸不清头脑”、“抽象空洞”、“枯燥乏味”。而到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局限于模仿性操作训练,而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去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造成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结果是越学越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信心,专业学习也就成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影响卫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不利于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
现代汽车技术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若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简单地把各子系统设置为各门学科课程进行教学,则各学科教学必将按各自的学科体系实施,各学科之间难以有机衔接,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有的知识可能各个子系统课程都会提及,造成内容重复,有的知识的学习先后顺序不协调,基础知识可能还未全部掌握,综合运用的内容就已经开始了,知识的学习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3、不利于造就“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若长期沿用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专业理论知识为本位,强调知识的传授灌输,忽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将容易使教师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符合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要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4、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大多是专科教学计划的压缩版,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因此,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非所用,学非所需,知识与能力联系断裂,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生产一线的要求。
因此,破除陈旧的职业教育理念,建立现代教育观,打破学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行业需要、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论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和陈旧的教学内容,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结构,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教学改革,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当前,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用工不仅仅需要经验型技能、技术型技能的人才,更需要一批掌握多种不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汽车后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从上岗操作型逐步转为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因此,为适 《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 ——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