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德育管理论文 >> 正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


调独往独来。这种个体间的联系靠的是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个架子,每个人再结上这个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这个架子是由团体的公共关系所搭架的,与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架子相比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中,靠公共的道德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的道德教育不应只注重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在开展德育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私德教育与公德的融合应成为德育改革的方向,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会使道德教育的改革停滞不前;培养兼具公德教育与私德的现代人,正是德育现代化真正要实现的目标。
  3.道德教育的拯救:道德生命的回归
  道德生命的回归,就是道德教育要关注人的本质所在——生命,并回到生命之中。“回到生命之中”是道德教育回到人与人、社会、自然彼此相通、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的生态性存在的生命世界中,以生命教育为元基点,从生命出发,关注生命,热爱生命,为了生命。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使道德教育产生了“空场”,君主、帝王都把道德作为“不治”的工具,通过压制人的自然本性和个性,从而形成道德自觉,以此来维系社会的稳定。但这些美好的德育愿望却违背了人们最初的理想,逐渐演变成专制的手段,成为“无人”的德育。传统道德的工具性忽视了道德的生命价值,把人视为规训的对象,强调服从,使人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生命具有强大的活力,是人生存的本能,传统道德压抑了人的生命性释放,使人具有了“奴性”人格。道德生命的回归,就是要使道德成为人的生命的良好延续以及和谐发展的助力器,而不是指挥人发展的方向标,就是要摈弃“道德工具性”的思想。道德是人创造的、人是道德存在的目的和人是道德的载体这三点是道德生命回归的核心内容。道德是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是为人的生命的长久存在而创造的,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有了生命的存在,道德才有了存在的意义;道德的延传是由人类来完成的,是通过人的思想、行为来表现的,人是道德的载体。要实现道德教育的现代化,生命的缺失无疑是改革徒劳无功的根源。正如萨特所说:“我们要坚持的道德是促使人们禁止自己利用人作为达到一个目的的东西或者工具的原则。”道德生命的回归必然要使道德真正内化为自身素质,道德之外的工具主义、政治目的等不属于道德范畴,必然要遭到抛弃,道德教育的拯救要靠道德生命的回归来实现,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道德教育改革的召唤,更是人类生命本能的呐喊。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327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德育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