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白蒜出口为何越来越少
驰名中外的太仓白蒜因其色白、味香辣、蒜头肥硕、蒜瓣大而均匀、干度足、耐保存等特点,成为调味、佐膳、药用的佳品。用太仓白蒜加工成的保鲜蒜苗、大蒜罐头、脱水蒜米、盐渍蒜米等,飘洋过海,成为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上等佳肴”,特级蒜头还远销欧州。又因大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无需用药而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而深受人们喜爱。98年全国高优农产品评选会上,太仓白蒜被推荐为优质产品,成为全国四大名蒜之一。
作为太仓地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的太仓白蒜,近年来产销量却成倍下降,出口量日渐萎缩。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97年出口1.1万多吨,98年5500吨,99年2171吨,至2002年不足1000吨,今年则更少。出口批次、数量为何连续下降,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太仓白蒜虽然品质优良,但成本很高,导致其价格比其它蒜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二价格的降低、成本的提升挫损了农民种植白蒜的积极性,使得白蒜产质量下降。由于北方蒜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得本来就饱和的市场供过于求,最终导致价格下跌,蒜民无利可图,失去种植信心。蒜农从开始播下蒜种开始,施肥、耕翻、施肥、断肥、施肥、松土除草、拔蒜苗等,收获后,还要晒干、去根须、剥外皮、风干等,上市前花费了的大量的人力、财力。而农民最关心的收购价却一降再降,97年收购价为1.6元/斤,98年下降到0.85元/斤,99年则为0.5元/斤。今年由于雨水少,天气干燥,白蒜长得又白又大,质量明显好于往年,然而由于种植面积越来越少,使得收购价大幅攀升,上升至4.5元/斤。但据有关专业人士分析,即使这个收购价,明年也很难扩大种植面积,因为随着大蒜收购价的提高,相应种子的价格也提高了。种植大蒜,每亩需大蒜种250-300公斤,种子成本近1000元/每亩,白蒜质量的好坏受自然因素如天气等影响很大,因此种植风险增大。三是太仓白蒜出口国家单一,进口国的经济形势变化对出口有着直接影响。98、99年正遇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出口到韩国、日本等数量减少。另外,加上印尼政局不稳定,出口订单陡减,出口也受到很大影响。四是屡禁不止的短期行为,直接影响太仓白蒜的出口质量,损害了太仓白蒜的声誉。在每年的出口白蒜检验中,常有以次充好、以小混大、以早蒜充晚蒜的现象发生,还有以外地蒜冒充本地蒜,这样直接影响了太仓白蒜的纯洁度。甚至还有整车白蒜检验不合格被退回,不经整理,又原封不动拉回,以蒙混过关。五是农副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使得外贸出口积极性减弱。六是太仓白蒜品种有逐渐退化的趋势。
当前,又是白蒜收购季度。今年太仓地区天气干燥,黄梅季节雨水较少,特别适合白蒜的生长、收藏。从今年太仓白蒜出口检验情况看,质量好于去年。但尽管如此,也不能改变太仓白蒜的命运。作为食用的商品蒜出口已基本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少量以种子蒜的形式出口日本、多米尼加、韩等国以备种植。太仓白蒜,一个品牌农产品,由强盛走向衰落,这一过程留给我们的许多启示:
一是任何一个品牌农产品必须适应市场,不断开发新品,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太仓白蒜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优良品种,作为太仓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已享誉多年,每年种植、收购、出口都牵动着太仓老百姓的心。要使它能在市场经济中生存,政府部门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对种值白蒜要统一的认识,把“保优、扶优、培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其次,统一规划,由分散型种植向集中型转化,无序型向计划型转化,努力实施集中种植、集中管理,实现产销一体化。第三,正确引导它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的转变,大力发展白蒜加工业,提高出口创汇的附加值。加大资金投入,扶持本地区白蒜加工企业。
二是扶持品牌农产品必须要加强科技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只有依靠科技兴蒜,才能提高白蒜单产、品质,提高产品等级;只有加强科技引导。才能对太仓白蒜提纯复壮,培育出更好更优的白蒜新品种,才能提高太仓白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只有重视调研。才能了解影响白蒜生长的外部环境,制定出种植方案,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认证,使其具有科学性。
三是扶持品牌农产品必须加强服务引导。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较强,白蒜收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种植兴趣,为此要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工作,启发农民自觉自愿种植外,要帮助农民选择优良蒜种,要鼓励、引导农民科学种蒜,加强科学选种、种植、营销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增长知识,提高技术,并学会经营。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民种植,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做好兴修水利、修桥铺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病灭虫等的技术指导。
四是扶持品牌农产品必须提高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意识,提高产品等级,坚持实施名牌战略。要提高太仓白蒜的质量,首先,要抓好从选种开始到入库前的过程管理。改变过去“只抓收购入库前的白蒜质量”,忽视了对产前的选种、产中的种植、产后的管理。其次,继续抓好白蒜出口前的检验质量关。入库前检验关是保证出口质量的重要一关,必须严格把住。各收购点、接收单位、检验单位要层层把关,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该退的退,该重新整理的重新整理,决不可做“老好人”。“松是害”,检验检疫部门在出口检验中,曾发现3批不合格白蒜,均有人为掺小、混装小规格蒜以及混充外地蒜的现象。另外,在调运、装卸过程中也要注意轻装轻放,以免造成破损、挤碎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产生。
五是必须加强市场需求的调研,扩展销售渠 《太仓白蒜出口为何越来越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4041.html
作为太仓地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的太仓白蒜,近年来产销量却成倍下降,出口量日渐萎缩。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97年出口1.1万多吨,98年5500吨,99年2171吨,至2002年不足1000吨,今年则更少。出口批次、数量为何连续下降,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太仓白蒜虽然品质优良,但成本很高,导致其价格比其它蒜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二价格的降低、成本的提升挫损了农民种植白蒜的积极性,使得白蒜产质量下降。由于北方蒜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得本来就饱和的市场供过于求,最终导致价格下跌,蒜民无利可图,失去种植信心。蒜农从开始播下蒜种开始,施肥、耕翻、施肥、断肥、施肥、松土除草、拔蒜苗等,收获后,还要晒干、去根须、剥外皮、风干等,上市前花费了的大量的人力、财力。而农民最关心的收购价却一降再降,97年收购价为1.6元/斤,98年下降到0.85元/斤,99年则为0.5元/斤。今年由于雨水少,天气干燥,白蒜长得又白又大,质量明显好于往年,然而由于种植面积越来越少,使得收购价大幅攀升,上升至4.5元/斤。但据有关专业人士分析,即使这个收购价,明年也很难扩大种植面积,因为随着大蒜收购价的提高,相应种子的价格也提高了。种植大蒜,每亩需大蒜种250-300公斤,种子成本近1000元/每亩,白蒜质量的好坏受自然因素如天气等影响很大,因此种植风险增大。三是太仓白蒜出口国家单一,进口国的经济形势变化对出口有着直接影响。98、99年正遇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出口到韩国、日本等数量减少。另外,加上印尼政局不稳定,出口订单陡减,出口也受到很大影响。四是屡禁不止的短期行为,直接影响太仓白蒜的出口质量,损害了太仓白蒜的声誉。在每年的出口白蒜检验中,常有以次充好、以小混大、以早蒜充晚蒜的现象发生,还有以外地蒜冒充本地蒜,这样直接影响了太仓白蒜的纯洁度。甚至还有整车白蒜检验不合格被退回,不经整理,又原封不动拉回,以蒙混过关。五是农副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使得外贸出口积极性减弱。六是太仓白蒜品种有逐渐退化的趋势。
当前,又是白蒜收购季度。今年太仓地区天气干燥,黄梅季节雨水较少,特别适合白蒜的生长、收藏。从今年太仓白蒜出口检验情况看,质量好于去年。但尽管如此,也不能改变太仓白蒜的命运。作为食用的商品蒜出口已基本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少量以种子蒜的形式出口日本、多米尼加、韩等国以备种植。太仓白蒜,一个品牌农产品,由强盛走向衰落,这一过程留给我们的许多启示:
一是任何一个品牌农产品必须适应市场,不断开发新品,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太仓白蒜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优良品种,作为太仓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已享誉多年,每年种植、收购、出口都牵动着太仓老百姓的心。要使它能在市场经济中生存,政府部门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对种值白蒜要统一的认识,把“保优、扶优、培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其次,统一规划,由分散型种植向集中型转化,无序型向计划型转化,努力实施集中种植、集中管理,实现产销一体化。第三,正确引导它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的转变,大力发展白蒜加工业,提高出口创汇的附加值。加大资金投入,扶持本地区白蒜加工企业。
二是扶持品牌农产品必须要加强科技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只有依靠科技兴蒜,才能提高白蒜单产、品质,提高产品等级;只有加强科技引导。才能对太仓白蒜提纯复壮,培育出更好更优的白蒜新品种,才能提高太仓白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只有重视调研。才能了解影响白蒜生长的外部环境,制定出种植方案,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认证,使其具有科学性。
三是扶持品牌农产品必须加强服务引导。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较强,白蒜收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种植兴趣,为此要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工作,启发农民自觉自愿种植外,要帮助农民选择优良蒜种,要鼓励、引导农民科学种蒜,加强科学选种、种植、营销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增长知识,提高技术,并学会经营。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民种植,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做好兴修水利、修桥铺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病灭虫等的技术指导。
四是扶持品牌农产品必须提高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意识,提高产品等级,坚持实施名牌战略。要提高太仓白蒜的质量,首先,要抓好从选种开始到入库前的过程管理。改变过去“只抓收购入库前的白蒜质量”,忽视了对产前的选种、产中的种植、产后的管理。其次,继续抓好白蒜出口前的检验质量关。入库前检验关是保证出口质量的重要一关,必须严格把住。各收购点、接收单位、检验单位要层层把关,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该退的退,该重新整理的重新整理,决不可做“老好人”。“松是害”,检验检疫部门在出口检验中,曾发现3批不合格白蒜,均有人为掺小、混装小规格蒜以及混充外地蒜的现象。另外,在调运、装卸过程中也要注意轻装轻放,以免造成破损、挤碎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产生。
五是必须加强市场需求的调研,扩展销售渠 《太仓白蒜出口为何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