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 教学案例分析 )
一、教材及教材分析
1 、教材:
New Standard English,Book2,Module4,Unit1
2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谈论日常活动为主要话题,以提问与表达对方及他人的活动为学习任务与目标,教材不仅在于询问对方的活动,而且在前面学习第三人称单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与练习询问他人活动的表达法。同时也为以后在第五、六、八模块中继续深入地谈论活动埋下伏笔。因此,本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出现的四会单词与短语及问句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2 、能用所学的句型进行交际练习。
3 、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及回答;本课出现的四会单词与短语。
2 、难点: weekend 的发音与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应用。
四、教具准备:收录机,单词卡片。
五、教学方法:听说法,直观法教学, TPR 教学法。
六、呈现新知识
(一)热身与复习
师生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
(二)导入新课
T: 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Guess what I'm drawing.
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画一幅打篮球的简笔画问学生: What am I drawing? 逐步让学生猜画得是什么 ( 学生可以用汉语来猜 ) 。直到他们猜中。
(三)教学生词
T: Yes, play football 。然后拿出卡片 , 学生边做动作边读“ play football ”。
然后,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play table tennis, watch TV, go swimming, go cycling.
等学生熟读卡片上的内容之后,教师做动作,让学生说出英语。这样教学生词,创设了情景,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兴趣,拉近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大家的兴致一下子就上来了,纷纷举手要求回答。这些活动也是孩子们平时乐于干的事情,所以他们学起来、记起来兴趣十分浓厚。
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告诉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特别要充分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出示卡片 “at the weekend”. 教师要注意示范 weekend 的发音。
(四)教学句型
T : I play basketball at the weekend.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教师把印有这个问句的纸条贴到黑板上。 )
教师边做看电视的动作,边帮助学生回答: I watch TV at the weekend. (教师把印有这个答句的纸条贴到黑板上。)
学生跟老师读黑板上的问题与答语,然后学生自问自答(包括男生问,女生答;女生问,男生答。)
逐渐地,教师做动作,学生问答。
此后,教师设计一个游戏,即请一个学生( S1 )到前面来,面向同学们( SS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一幅简笔画, SS 问,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S1 猜: I … at the weekend. 如果猜对,他(她)可以在黑板上规定的位置画一幅画,以示奖励。还可以再请 2 — 3 名同学来猜。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印有 What does Amy do at he weekend? She goes swimming. 的卡片。请同学们观察和刚学过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并请同学发表看法,然后教师帮助分析。接着,教师边做动作边问: What does Sam do at the weekend? 并帮助他们回答“ He plays basketball. ”这样反复几次。
接着,教师请一名同学到前面做动作,其他同学提问题: What does ××× do? 并由他们自己说出答案。教师要注意矫正与示范。
教师再组织一个 guessing game: 让一名同学 S1 到讲台上面向黑板,另一名同学 S2 在 S1 后面做动作,其他同学提问题: What does S2 do at the weekend? 由 S1 来猜并说出答案。如果猜对,他(她)可以在黑板上规定的位置画一幅画。还可以再请 2 — 3 名同学来猜。
(五)教师帮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练习:
1 、 (Books closed!) 教师为学生放本课第一部分的录音两遍,并请一名同学为黑板上的简笔画标上序号。
2 、 Group work: 每三人( S1 , S2 , S3 )一组,
S1 :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S2?
S2: I go swimming at the weekend.
S1: What does S2 do at the weekend, S3?
S3: He/She goes swimming at the weekend.
然后请几组同学到前面表演。
七:作业
调查你的家人在周末有什么活动,然后和你的同学用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讨论。
案例反馈 :
在准备这堂课时,教师充分估计到了学生在学习当中将要遇到的困难,结合简笔画、单词卡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把这些困难降到最低,目的就在于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英语。为了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跃性,我引入了竞争机制,一开始就把全班同学分为男女两组,让他们在对抗中学习,在学习中对抗,每次对抗中,获胜的一方便可在黑板上画一幅画以示奖励。这样,学生们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老师只注重“尖子生”和中等生的培养,而对于所谓的“差生”基本采取了“放羊”的做法,任其自由发展。本着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一原则,教师对于“差生”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坚信“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我从不对他们说“你真笨!”“你一辈子都学不好。”这类打击孩子热情的话语。在提问时,较难的问题先交给“优等生”来回答,让“差生”在听的同时仔细体会与理解。教师要特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差生”来回答,他们在回答对了之后仍然能得到大家的掌声鼓励,教师也不失时机地送上“ Very good! ” “ Great! ”等祝贺与鼓励的话语。虽然他们有时只是在模仿,但模仿亦即学习,所以他们也同样能感受到小伙伴们对自己的赞扬与尊重。从他们那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里面你已经体会到了,他们也是成功者。“为什么一年级就常有成绩不好、落后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还会遇到不可救药的学生,教师对他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重要的领域即脑力劳动领域中,对孩子们没有个别对待”。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对教师启发很深,正是做到了因材施教,才使每个孩子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点评 :
该堂课本着保护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设计,强调语音语调的教学和用英语思维的方式,学生完全沉浸在一个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的氛围中。几个游戏的进行,虽然使课堂秩序稍显零乱,但这丝毫也不影响本课目标的达成度,恰恰相反,这样一来,把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的压抑中解脱出来,也把学生禁锢的思维解放出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师这样安排这节课,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本人也充当了一位高明的导演。部分学生悄悄告诉老师:这样上课,真好!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