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教学的现代性
[作者]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内容]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把握,都只放在应试这一目标上。即使是能力的培养也只是注重于笔头,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听与说,造成语文学习的“瘸腿”现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电声传讯技术的发展,开阔了听、说的领域,迫切要求人们提高听、说的水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能力这一点,已明确写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因而,听、说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及广阔的前景。
一、听、说教学的现代性特征
(一)听、说教学有利于促进读、写能力,具有综合性特征。
听、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读、写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们通过听和读接受了输入的信息,在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聚合,形成了知识的积累,也就是信息贮存,又通过转化、发散表达的过程,再用说和写的形式进行信息输出。从语言信息传递的方式来说,读、写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听、说是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口头语言能力强可以促进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又促进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听、说、读、写之间有密切的内容联系,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严重影响知识信息的获得。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 第730页)
可见,不善于听、说,就不一定善于读、写,所以, 我们必须重视听、说教学。因为,它对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听、说教学有利于开发智力,具有智慧性特征。
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化,要求讲话人思维敏捷,针对性强,用语严谨,语脉清晰。同时也要求听话人具有较高的话语品评能力和听话组合力,做到听说的一次准确性。这些不但对人们的听、说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对人们智力品质的培养也有较高的要求。
在听、说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说训练,可以使学生修正,完善自己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在交谈时观言察色,从而控制讲话的语脉、重点和语速;可以培养学生在说话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提高说话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在说话时展开想象的翅膀,联想出一些新的想法,不断丰富讲话的内容。因此,听、说教学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听、说教学有利于适应21世纪社会的需要,具有全球性特征。
现代社会的高社交化,要求人们学会文明社会的交际用语,把话说得使人愿听,使人爱听,使人感到动听。所以应培养青少年学会社交语言,提高说话的艺术,以便妥善地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种种问题,培养与人和睦相处,遇事应付自如的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声音的留传和转换技术日益完善,使得作为一种信息的口头语言,其传递、储存、检索、转换的功能已逐渐进入实用阶段。除了远距离的通讯手段——电话已为人们广泛使用以外,其它的语言机器已陆续问世,如口传打字机,口语翻译机及“机器人大夫”等。目前电脑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人与计算机的对话也越来越普遍。上述会说话的机器,都要求讲话人的语言准确,符合语音规范和口语语法规范。否则机器就“听”不懂,拒绝回答或拒绝为你服务,影响对话的效果。
这些说明,口头语言交际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交流信息的途径,必须认真进行听、说训练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才可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流与发展。
二、听、说教学训练的目标
听、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听、说训练应与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以读代听,以写代说。要从学生的听、说实际水平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项目,有计划地安排训练时间,并有一定措施检查训练效果,使听、说训练得到保证。
(一)听话教学的训练目标。
听话教学是对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听话能力,是人类特有的智力活动,是人对语言信息的认知能力;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听说能力的内涵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语音的辩识能力。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口头语言是语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每一种语言的语言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法则和组合序列,使它和另一种语言互相区别开来。所以听话人首先要具有对这种语音序列的辨识能力,否则就无法理解含义。
2.对语义的理解能力。
对语词、语句、句群以致整个话语意义的理解是听话能力的核心。它包括:能正确理解口语语汇和常用书面语汇;能正确理解各种句式、句法含义的能力;对语言交际系统的辩识能力;把握话语内在逻辑的能力,即对讲话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概括并迅速归纳出要点,在这过程中,那些重复的模糊的信息被滤掉,抓住了关键性的话语,进而形成了对整个话语系统的认识。
3.对话语的品评能力。
人们在听、说过程中,除正确理解话语的表面含义以外,还经常对话语的内容进行品评。比如体会那些含蓄话语的意义,探求讲话人的弦外之音,以及对话语内容的是与非、讲话效果的好坏、讲话人的风度等进行评价。
以上听话能力的三个构成要素,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听话过程中是综合作用的。
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对“听”的能力作了这样的规定“听新闻广播和一般性发言,听读深浅适度的文章,能复述基本内容,说出要点和中心。参加讨论,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会
作听说笔记。养成专心听话的习惯。”这是从总体上对学生听话能力的要求。而在训练时,我们可以将上述规定分解为以下几种听知能力,即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听知理解力、听知组合力、听知品评力、听知想象力等,从听知能力的深广度、综合性诸方面,进行分步骤、有重点的训练,并同时与说、读、写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听”、“说”教学的现代性》